讓初學者堅持訓練的必備條件

July 12, 2007

讓初學者堅持訓練的必備條件

無論是減肥,還是增肌都至少需要經過三個月的科學系統訓練才會初見成效.但讓以前沒有健身歷史的先生小姐們在最初的三個月裏完成預定的訓練課程養成鍛鍊的習慣,是一件很難的事.

大多數初學者在經過艱苦的訓練後,氣喘呼呼來到磅秤上,卻發現體重與身體的圍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頓時感覺被潑了一盆冷水

回到家時,渾身酸痛,異常疲勞,經過幾輪的自我折磨,他們告訴自己”不要再自找苦吃了,有時間幹點別的不好.”他們就可以去逛街,泡吧,看電影,總之就是不去健身房.

對於初學者,堅持鍛鍊要有別人的關注,表揚,鼓勵,甚至是挑釁.

當你在跑步機上掙扎了二十分鐘,或者是把槓鈴死命往上推的時,如果有一個人在你旁邊對你說:”好棒呀,加油!”你會不會重振精神,堅持到底?

當你無力地躺在床上決定從此放棄健身的時候,忽聽有人說”我就知道這傢夥堅持不了多久.”他要健身,下輩子吧.”你會不會為了爭這口氣堅持到底呢?

對於沒有嘗到鍛鍊的甜頭的初學者,如果又少別人的關注與反饋,再好的器材,再好的場地,再科學的訓練計劃都無濟於事.

下面是幾點建議:對於初學者.

1每次訓練的時候把附近鍛鍊者當你的假想敵,告訴自己.絕不能輸給對方.

2拉上親朋好友一起去健身.在訓練中互相競爭,保護,督促.

3請專業的教練幫你制定訓練,陪你訓練,幫你糾正動作.

4參加健美操等集體健身訓練項目.

5每次訓練完畢,多和其他的鍛鍊者,教練聊聊.讓他們給你介紹一下經驗.了解一 也們的健身歷史,也能鼓舞一下你的士氣.

健身是項”苦差事.”是要兩三個月後才見效的”體力活”但是如果積極與同伴交流,並接受挑戰的話,你可以很快獲得另外一樣東西.別人的尊重與自信,這種感覺就像運動員在場上受到觀眾的矚目一樣.會激勵著你將運動進行到底.

磨炼意志

July 12, 2007

早在1915年,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曾经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其中包括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
认为,这些练习可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严重更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的思路却给人以启发。例如,你可以事先安排星期天
上午要干的事情,并下决心不办好就不吃午饭。
     来自新泽西州的比尔·布拉德利是纽约职业篮球队的明星,除了参加正常的训练之外,他是每天一大早来到球场,独自一个人练习罚犯规球的投篮瞄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球队里投篮得分最多的人。

Screen Caputre – firefox 插件

July 10, 2007

Page Saver

Techsmith SnagIt for Firefox

49個決定成敗的人生細節

July 10, 2007

這是我剛買的一本成功立志的書,閑暇之余,我邊看邊錄入下來,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家多支持支持吧﹗﹗﹗

目錄

1 堅持在背后說別人的好話
2 每天向你周遭的人問聲“早上好”
3 連續加班后,更要精神飽滿
4 過去的事不要全讓人知道
5 說話時盡量常用“我們”
6 該問的與不該問的
7 有人在你面?說別人壞話時,你不要插嘴
8 人多的場合少說話
9 與人握手時,可多握一會兒
10 不是你的功勞,?萬不要占有它
11 盡量不要借朋友的?
12 不要?易承諾
13 頭家錯了的時候,你要懂得應對
14 隨便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陋習
15 不要比你的頭家穿得更好
16 主動會報自己的工作?況
17 要懂得感恩
18 不要把談論別人的缺點當做樂趣
19 遇事多考慮3分鐘
20 不想因應酬傷害自己,就要注意分寸
21 上班時與下班時
22 要想辦法讓頭家知道你做了什么
23 別忘隨時為自己鼓掌
24 搜集訊息還要消化訊息
25 多自我批評,少自我表揚
26 不要為自己的錯誤做?何辯解
27 自以為最了解自己,  實不然
28 不要負面回應批評
29 對自己不知道的事?,坦率地說不知道
30 對事無?,對人要有?
31 和上司談話時,關掉你的手機
32 和客戶通電話時,不要先掛掉電話
33 找藉口拒絕時,要盡可能模糊一點
34 遇到頭家,主動迎上去談幾句
35 給頭家的報告裡預備一份概要
36 不要占用公司的一張紙或一支筆
37 在工作中使用“日常備忘錄”
38 不要在朋友面?炫耀自己
39 保持辦公桌的整潔、有序
40 只要還能堅持上班就不要?假
41 做事?,先想像一個好的結果
42 競爭中要學會欣賞對手
43 接到額外工作時,不要抱怨
44 昨晚多幾分鐘的準備,今天少幾個小時的麻煩
45 出現下公共場合時要保持整潔
46 向上司?教?,事先想好問題的解決方法
47 做錯事要馬上道?
48 要學會說善意的謊言
49 約會時要提?幾分鐘到達

?言

危機往往是一個人在不經意間累積的,成功也是由許多細節累積而成的。在很多時候,一個的成敗就取決于不為人知的細節。

有家公司招?高級管理人才,一群應?者?去複試。應?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頗為簡單的提問,可他們都沒有被錄用。輪到最后一個人,他走進房間時,發現干淨整潔的地毯上?著一個紙團,他毫不猶豫地撿?來,這時考官說︰“?看看你撿?的紙團。”這位應?者打開紙團,見上面寫著︰“熱忱歡迎您到我們公司?職。” 后來,這位應?者成了一家著名公司的總裁。這個故事生動地表現了細節的力量。細節作為容易為大多數人所忽視的東西,卻往往成為注意細節者的“利?”。

當然 ,你可以舉出許多例子來反駁說,成功人士不拘小節,比如愛因史丹,但是,你不得不承  的是,更多時候細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電梯裡和頭家簡短的幾句聊天,可能讓他堅定提拔你的念頭;在談判中一個錯誤的用語,也許讓你在最后痛失要到手的合約,完美的細節代表著永不懈怠的處世風格,是一個人積極、實干、優秀的象征。

生活中充滿了細節,絕大多數細節會像我們每天數以億萬計脫下的?屑一樣,看不到揚?或落下便無影無蹤了,總是些看?來非常偶然的細節會幫助或傷害我們,所以  ?那些影響我們成敗的細節十分重要,本書闡述了生活中容易被我們忽視卻十分重要的49個細節,並詳細分析了這些細節背后隱藏的深刻道理。

相信每一位讀者在閱讀完本書后,會高度關注生活中的細節,讓每一個細節為自己服務

1 堅持在背后說別人的好話

喜歡聽好話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當來自社會、他人的贊美使  自豪心、榮譽感得到滿足時,人們便會?不自禁地感到愉悅和鼓舞,並對說話者產生??感,這時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贊美而縮短、靠近,自然就為交際的成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當面說好話和背后說好話的效果不同

在背后說一個人的好話比當面恭維說好話要好得多,你不用擔心,你在背后說他的好話,很容易就會傳到他的耳朵裡。

對一個人說別人的好話時,當面說和背后說是不同的,效果也不會一樣。你當面說,人家會以為你不過是奉承他,討好他。當你的好話在背后說時,人家  為你是出于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你的?,並感謝你。假如你當著上司和同事的面說我上司的好話,你的同事們會說你是討好上司,拍上司的馬?,而容易招致周遭同事的?蔑。另外,這種正面的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效果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險。你的上司臉上可能也掛不住,會說你不真誠。與  如此,倒不如在公司  他部門,上司不在場時,大力地“吹捧一番”。這些好話終有一天會傳到上司的耳中的。

有一個員工,在與同事們午體閑談時,順便說了上司的幾句好話,“陳征這個很不錯,辦事公正,對我的幫助尤  大,能為這樣的人做事,真是一種幸運。”沒想到這幾句話很快就傳到陳征的耳朵裡去了,這免不了 讓陳征的心裡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時,這個員工的形象也上升了。邊那些“傳播者”在傳達時,也順帶對這個員工夸贊了一番︰這個人心胸開闊,人格高尚,真不錯。

在背后說別人的好話,能極大地表現你的“胸懷”和“誠實”,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比如,你夸上司,說他公?,對你的幫助很大,而?從來不?功。以后,你的上司在“?功”時,可能會有那么一點顧忌,也會手下留?。

如果別人了解了你對?何人都一樣真誠時,對你的信賴就會日益增加。

在背后說別人的好話,會被人  為是發自內心,不帶私人的動機的。  好處除了能給更多的人以榜樣的激勵作用外,還能使被說者在聽到別人“傳播”過來的好話后,更感到這種贊揚的真實和誠意,從而在榮譽感得到滿足的同時,樣?了上進心和對說好話者的信?感。

如《紅樓夢》中有這么一段︰

史湘雲、薛寶釵勸賈寶玉作官為宦,賈寶玉大為反感,對著史湘雲和襲人贊美林黛玉說︰“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帳話﹗要是她說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

湊?這時黛玉正來到窗外,無意中聽見賈寶玉說自己的好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是嘆。”結果寶黛兩人互訴肺腑,感?大增。

因為在林黛玉看來,寶玉在湘雲、寶釵、自己三人中只贊美自己,而?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好話就不但是難得的,還是無意的。倘若寶玉當著黛玉的面說這番話,好猜疑、小性子的林黛玉怕還會說寶玉打趣她或想討好她呢。

多在第三者面?贊美他人

人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明白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裡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換句話說,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贊美,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贊美是一種學問,  中的奧妙無?,但最有效的贊美則是在第三者面?贊美對方。

因為,當你直接贊美對方時,對方極可能以為那是應酬話、恭維話,目的只在于安慰自己罷了。若是透過第三者來傳達,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時,當事者必然  為那是  真的贊美,毫不虛偽,于是真誠接受,對你感激不盡。如果這個人是你的下屬,在深受感動之下,他會更加努力工作,以報答你的“知遇”之恩。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訴你,某某人在背后說了許多許多你的好話,你會不高興嗎?這種贊美,如果當著你的面說給你聽,或許適得  反,讓你感到虛假,或者疑心他不是出于真心。為什么間接聽來的便覺得特別悅耳動聽呢?那是因為你堅信對方在真心地贊美你。

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拉攏一個敵視他的議員,便有計畫地在別人面?贊美這位議員,他知道那些人聽了之后,肯定會把他的話傳給那個議員。后來,倆人成了無話不說的政治盟友。

事實上,在我們的周遭,可把這種方法派上用場之處不勝枚舉。例如,父母希望孩子用功讀書時,如果整天教訓孩子,也很難說有多大效果,假如孩子從別人嘴裡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望和關心,父母在自己身上花的心血,自然會產生極大的動力。

在你評價下屬的工作時,當然更可以使用此法。例如讓下屬的頂頭上司說句好話,或故意在下屬和朋友面?贊美他,這些方法都能收到相當好的效果。

在背后說人好話的策略中,還由一則經由第三者傳送好話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對方愉悅,更具有表現出真實感的優點。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對你說︰“某某朋友經常對我說,你是位很了不?的人﹗”相信你感動的心?會油然而生。因為這種贊美比?一個魁梧的男人當面對你說︰“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讓人舒坦,更容 易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

3 連續加班后,更要精神飽滿

我時常看到一些出入寫字樓的人,他們一臉倦容,走?路來沒精打采的樣子,讓人一看就知道他是那種開夜車、連續加班的人。這樣的人盡管辛辛苦苦做了事,可能並不能贏得頭家的滿意。一般說來,頭家不喜歡那些提不?精神的人,不管你是出于何種原因。

在現代職場打?,不可避免地碰到加班加點的事。加班,一直被作為一種美德受到贊揚,因為一說到某某員工工作表現好時,總是說︰“某某放?休息時間,連續加班加點地工作,不僅沒有絲毫怨言,而?還能精神飽滿地繼續工作……”

有一個姓張的秘書,因為工作多,日間常常完不成?務,所以連續加班是常有的事。但越加班,工作越是繁重,他的精神反而越來越好,干得也越來越出色。于是,頭家的贊賞也多了。

在一次會議上,頭家當著大家的面表揚這個秘書︰“小張這個人很有活力,干?什么事?都有精神,我們干工作就要有一股樂觀向上的勁頭兒……”

無疑,小張連續加班依然充滿活力贏得了頭家的好感,這對他的未來發展是很有利的。員工加班后仍保持精神飽滿,讓頭家看了覺得精神振奮,耳目一新,他一定會因此而對你報以樂觀的看法,對你做好工作充滿信心。

精神飽滿是一個員工的金字招牌,沒有一個人愿意跟一個整天提不?精神的人打資產,沒有哪一個頭家愿意提拔一個精神萎靡不振、牢騷滿腹的員工。

現下是崇尚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年代。在頭家眼裡,不管你是不是加了班,他只問結果,他要看到的是員工永遠精神飽滿,能把事?做好。

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業績,而?還可以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因為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你責?心和上進心的外在表現,這正是頭家?望看到的。

很多成功的頭班人士,愈是?倦的時候,就愈有精神,讓人看不出他有絲毫的倦怠。工作?來依舊神?專注,走路時依然昂首挺胸,與人交談時面帶微笑,一副??松松的樣子,這樣的人,自然會讓頭家覺得你是一個積極向上、值得信賴的人。

總之,不管加不加班,每天都要精神飽滿地去迎接工作挑戰,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去充分展示自己的?能。這樣,你的內心同時也會變化,變得越發有信心,別人也會越發  識到你的價值。

良好的精神狀態不是財富,但它會帶給你財富,也會讓你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

4 過去的事不要全讓人知道

與人相處,不要把自己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特別是那些不愿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秘密,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過度公開自己秘密的人,往往會因此而吃大虧。因為,世界上的事?沒有固定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例外。今日為朋友,明日成敵人的事例屢見不鮮。你把自己過去的秘密完全告訴別人,一旦感?破裂,反目成仇或者他根本不把你當做真正的朋友,你的秘密他還會替你保守嗎?

也許,他不僅不為你守密,還會將所知的秘密作為把柄,對你進行攻擊、要挾,弄得你聲名野狼藉、焦頭爛額。那時的人,后悔也來不及了。

盧新是一個公司的職員,他與他的好朋友周宇無話不談。一次,借著酒興,向周宇說出他不為人知的秘密。盧新年?時,與別人打群架,砍傷了別人,結果被判了兩年刑。從監獄出來后,改過自新,重新做人,考上了大學,進了現下的這家公司工作。

時值年底,公司效益不佳,並準備裁員。盧新和周宇從事同一工作,這個位置精簡后只能留下一人,但論實力,盧新比周宇要略勝一籌。

不久,公司就傳開了,大家都知道盧新是坐過牢的“勞改犯”,大家對他的印象大大削弱了。誰愿意跟一個勞改犯一?共事呢?結果盧新被裁掉,周宇幸運地留了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都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朋友之間,哪怕感?再好,也不要隨便把你過去的事?、你的秘密告訴對方。

如果你是職場中人,你將你的秘密告訴你的同事,在關鍵時刻,他很可能會跟周宇一樣,拿出你的秘密作為武?回擊你,使你在競爭中失敗。他將你不名譽的秘密說出來,你的競爭力就會大大削弱了。

自己的秘密不要?易示人,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行為。

羅曼‧羅蘭說︰“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記憶的小島,永不向人打開。”馬克‧吐溫也說過︰“每個人像一輪明月,他呈現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從來不會給別人看到。”

這座埋藏記憶的小島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面,就是隱私世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一般總是那些令人不快、痛苦、悔恨的往事。比如戀愛的破裂,夫妻的糾紛,事業的成敗,生活的挫折,成長中的過去……這些都是自己過去的事?,不可?易示人。

遇到?投意合的朋友,你心裡自然十分高興,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的感?日益深濃。一天酒后,你把積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告訴了他,這充分顯示了你的真誠。你相信他不會做出傷害你的事,也許還能幫助自己解決  中的部分疑難。可是不久,你們因為觀點的分?,而發生了爭吵。第二天……

要知道,秘密只能獨享,不能作為禮物送人,再好的朋友,一旦你們的感?破裂,你的秘密將人心皆知,受到傷害的人不僅是你,還有秘密中?連到的所有人。

盡管對好朋友應該開誠布公,但這不表明不能有自己的秘密。“不相信?何人和相信?何人都同樣是錯誤的。”不相信?何人,無疑自我封閉,永遠得不到友誼和信?,而相信?何人則屬幼稚無知,終歸吃虧上當。兩者皆不可取,你應該永遠記住︰秘密只伴隨自己,?萬不要廉價地送給別人。為此,與人交往時,你應該永遠記住,你要避免自己的感?沖動和談話時間過長,做好必要的防范。

當然,不要把過去的事全讓人知道,並不等于什么都不說。有時有保留地跟朋友說說自己的過去也無妨,比如說說你小時候讀書上學之類的無關緊要的事?,可以增進了解,加深感?。你對別人說說自己無關緊要的過去別人也會向你說。你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讓人知道,人家想了解你又無從下手,又怎么會信?你。信?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的。

5 說話時盡量常用“我們”

小孩在做游戲時,常會說“我們”、“我要”等語,這是自我意識?烈的表現,在小孩子的世界裡或許無關緊要,但有些成也是如此,他們說話時,仍然?調“我”、“我的”,這些會給人自我意識太?的壞印象,人際關系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有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他讓同一個人分別扮演專製型和民主型兩個不同角色的領導者,而后調查人們對這兩類領導者的觀感。結果發現,采用民主型模式的領導者,他們的團結意識最為?烈。而研究結果又指出,這些人中使用“我們”這個名詞的次數也最多。而專製型模式的領導者,是使用“我”字?率最高的人 ,也是不受歡迎的人。

事實上,我們在聽人說話時,對方說“我”、“我  為……”帶給我們的感受,將遠不如他采用“我們……”的說法,因為采用“我們”這種說法,可以讓人產生團結意識。

有這樣一個故事︰甲、乙兩個好朋友一?出去散步,在路上,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到中央的一錠金子。

甲趕緊跑過去,撿?那  金子,對乙說︰“你看,我的運?真好,我撿了一錠金子。”說著準備把金子獨自放進自己的口袋。

這時,失主找來了,他不僅要回了金子,還誣告說甲偷了他的金子,要拉他去警察局。

甲有口難辨,很無辜地對乙說︰“這回我們可麻煩了。”

乙聽后立即糾正說︰“不是‘我們’,你應該說‘這回我可麻煩了’才對﹗”

人的心理是?妙的,說話時,往往說“我”和“我們”,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在開口說話時,我們要注意這樣的細節,多說“我們”,用“我們”來作主語,因為善用“我們“來製造彼此間的共同意識,對促進我們的人際關系將會很大的幫助。

“我”在英語裡是很小的字母,?萬別把它變成你語匯中最大的字。

一次聚會,有位先生在講話的?三分鐘內,一共用了36個“我”,他一位熟人走上?去對他說︰“真遺憾,你失去了你的所有員工。”

那個人怔了怔說︰“我失去了所有員工?沒有呀?他們都好好地在公司上班﹗”

“哦,難道你的這些員工與公司沒有?何關系嗎?”

享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厭煩的行為時說︰“一個滿嘴‘我’的人,一個獨占‘我’字、隨時隨地說‘我’的人,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在人際關系中,“我”字講得太多並過分?調,會給人突出自我,標榜自我的印象,這會在對方與你之間築?一道防線,形成障礙,影響別人對你的  同。

因此,會說話的人,在語言傳播中,總會避開“我”字,而用“我們”開頭。下面的幾點建議可供借鏡。

1.盡量用“我們”代替“我”

很多?況下,你可以用“我們”一詞代替“我”,這可以縮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離,促進彼此間的感?交流。

例如︰“我建議,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們……好嗎?”

2.這樣說話時應用“我們”開頭的

在員工大會上,你想說︰“我最近做過一項調查,我發現40%的員工對公司有不滿的?緒,我  為這些不滿?緒……”

如果你將上面這段話的三個“我”字轉化成“我們”,效果就會大不一樣。說“我”有時只能代表你一個人,而說“我們”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員工們自然容易接受。

3.非得用“我”字時,以?緩的語調談化

不可避免地要講到“我”時,你要做到語??淡,既不把“我”談成重音,也不把語音施長。同時,目光不要逼人,表?不要眉飛色舞,神態不要得意洋洋,你要把表述的重點放在事件的客觀敘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聽的人覺得你自  為高人一等,覺得你在吹噓自己。

6 該問的與不該問的

與別人交往時,總離不開“問”。有時候該問的,要明知故問,比如︰“你的鑽石戒指很貴吧?﹗”“聽說你最近又出了一本新書,一定很暢銷吧?﹗”這些可能都是你知道的,但你故意明知故問,對方會  為你很關心他,所以對你很有好感 。他可能會接著你的話題,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並?有可能說得心花怒放。

明知故問,就是明明知道也要問,這裡的明知故問,會令對方高興。比如,問對方最得意的事,問對方最想讓大家知道的事,問對方不便說的事,只能借你的口說出的事。這樣,你就可以贏得別人的好感,打開和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使雙方的心彼此更?近。

但日常交際中,有些不該問的東西,即使你想問,也不要去問,諸如︰“你今年多大啦?”“為什么還不結婚呀?”等等,這些話題,有時對方不便作答,自然而然地對你的問話很反感,會因此而討厭你,對你敬而遠之。

交際時不要什么事都問

無事不問式的交際?境在生活中形式各異、變化無常,  中有同齡人的問話,有不同年齡人之間的問話,有較為熟悉的人之間的問話,還有結識不久的人之間的問話。

有些人是無事不問,他們最喜歡探問別人的私事及秘密新聞。有時為了增加他閑談的資料,有時僅僅是為滿足好?心,即使與自己無關的事,仍然喜歡追問到底。如果是對方適當的關心,會令人覺得舒心,但若整天喋喋不休,則十分令人厭煩了。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殺傷力。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而不結婚,似乎變成了“眾矢之的”,經常有人關心,甚至“嚴重關?”。遇到  識的人時,問被問道︰“你怎么還不結婚?”“什么時候?喜酒啊﹗”

沒結婚,實在是個人的問題。但別人卻表現出“極度關心”的樣子,有的人還偷偷打聽“他長得也不錯,怎么還不結婚?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有什么毛病?”這種問題傷及了他人的自尊,往往會被毫不客?地駁斥回來。

這類不該問的問題還包括女性的年齡和婚姻,女人最忌諱別人問她的年齡。在西方,這被視為不尊重女性、不懂得禮貌的表現。“?春永駐”是每個女人的夢想。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天然的、本能的維護自己內心秘密的?緒,遇到別人不得體的詢問,就可能自然發生逆反心理。這就造成一種局面︰有時間者尚不經意,被問者常常不由心生厭煩,厭煩這種交際方法,甚至厭煩這個問話的人(盡管也許此人並不壞)。如再遇到那種事事在意,處處留神的“查戶口專家”,被問者的厭煩之?會更加?烈。

無事不問會使自己變得?薄庸俗,試想,一個喋喋不休好探問別人私事的人,怎么可能獲得真正的朋友。

什么話題不宜問

與別人交談時,不要無話不問,有些題是不宜問的。

1.別人的隱私不要問

在與別人交際中,為了避免引?別人的不快,一定要避免提問對方的隱私。比如︰

“哪年出生的?”

“你一個月掙多少??”

“你為什么還不結婚?”

“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份兼差?”

打聽這些個人隱私的問題惹人反感,甚至導致“戰爭”爆發。

在你打算問對方某個問題的時候,最好先在腦中過一遍,看這個問題是否會涉及對方的個人隱私,如果涉及到了,要盡可能地避免,這樣對方不僅會樂意接受你,還會因你在應酬中得體的問話與?松的交談而對你產生好印象,為繼續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具體地說,在日常交際中,應該避免問及下列這些方面的隱私話題︰

女士的年齡;

工作?況及經濟收入;

家庭內務及存款;

夫妻感?;

身體?況;

不愿意公開的工作計畫;

不愿意為人知道的隱私。

2.對方不知道的問題

如果你不能確定對方能否充分地回答你的問題,那么你還是不問為佳。如果你問一位醫生︰“去年發生在本市的肝炎病例是多少?”這個問題對方很可能就答不上來,因為一般的醫生誰也不會費神地記住這些數字。要是對方回答說“不?楚”,就不僅使答者失體面,問者自己也會感到沒趣。

3.有些問題不宜刨根問底

比方說,你問對方住在那裡,對方回答說︰“在北京城”或說“在香港”,那你就不宜問下去。如果對方高興讓你知道,他一定會主動地說出,而?還會說︰“歡迎光臨”之類的話。否則,別人不想讓你知道,你也就不必再問了。此外,在問  他類似問題時,也要注意掌握問話尺度,要適可而止。

4.不要順同行的營業?況

同行相忌,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激烈競爭的社會裡,往往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營業?況或秘密告訴一個可能的競爭對手。即使你問到這方面的問題,也只能自討沒趣。

5.在交際中,不該問的,即使你想問也不要問

凡對方不知道或不愿意別人知道的事?都應避免問。要時刻記住,問話的目的是引?雙方的興趣,不是使?何一方感到沒趣。那么,你的問技?就非等閑了。

7 有人在你面?說別人壞話時,你不要插嘴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很複雜、很敏感的。特別是在辦公室這種場合,幾個人在一?就閑聊?來。有時說到某個人時,還會說出一大串的壞話。在這種時候,很多把持不住的人,也會跟著附和著說?某人的壞話來,  結果可想而知,這種壞話不久便添油加醋傳到他的耳朵裡,別人不僅對你有了看法,還有可能以  人之道還治  人之爭,說你的壞話或打擊報複你。

某公司?劃科李某升為課長,同一間辦公室坐了幾年的同事忽然升了高位,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刺激與震動。?日不分高下,暗中競爭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總讓人有那么一點酸酸的感覺。?劃科李某的幾個同事背后嘀咕開了︰“哼﹗他有什么本事,?什么升他的官?”一百個不服?與嫉妒就都脫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某數落得一無是處。

王新是分發到?劃科不久的大學生,見大家說得激動,也毫無顧忌地說了些李某的壞話,加辦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有一個陽奉陰違的同事A,背后說李某的壞話說得比誰都厲害,可一轉身就把大家說李某壞話的事說給了李某。

李某想︰別人對我不滿說我的壞話我可以理解,你王新乳臭未干有什么資格說我,從此對王新很冷淡。王新大學畢業,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還經常受到李某的指責和刁難,成了背后說別人壞話的犧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能避免會遇到別人在你面?說某個人的壞話。此時,你?萬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被他人的話左右你的思想,更不要跟著別人去說壞話。最好的辦法,別人在你面?說某個人的壞話時,你不要去插嘴,只是微笑示之。

微微一笑,它既可以表示領略,也可以表示歡迎,還可以表示聽不?別人的話。當你不插話,兩邊都沒有得罪,這是比較好的做法。

有人在你面?說別人的壞話,別人愛怎么說就怎么說,你能不聽就不聽,能溜最好。實在不便溜開,你就答非所問,另?話題。

比如,有人向你數落某人的不是︰“白堅這個人什么都好,就是有點好大喜功,拍馬?。”

碰到這樣的?況,你如果能笑就將話題岔開當然是最好不過了,如果岔不開,你又不加理睬,顯然得罪人。這時,你可以挑?新的話題來達到目的。如︰“據說周迅將扮演,射雕英雄傳》裡的黃蓉,是嗎?”

對方可能會說一句“不知道”,然后還會繼續說︰“你知道嗎?白堅偷偷地給老總送禮……”

這時你就繼續說你的話題︰“唉,要是真那樣,《射雕英雄傳》就有得看了,周迅戲路寬,演技好……”

相信這樣對上幾句話后,對方就會緘口不言“白堅”的壞話了。

8 人多的場合少說話

我們常說︰“言多必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的多了,話裡自然地會暴露出許多問題。

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特別是人多的場合,你一不小心,一旦失言,你的話就可能中傷或傷害到某個人,這自然會讓你招惹禍端。

在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一言一行都關系著個人的成就榮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

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訓很多,不少人將“三緘  口”作為處世的座右銘。

那些成功的人,說話就會把握分寸感,不管在什么場合都是落落大方,說話的時候,說得很充分,不該說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

有的人口齒伶俐,在交際場合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無遮攔,說錯了話,說漏了嘴,也是很難補救的。所以在人多的場合盡量少講話,並講究“忌口”。否則,若因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搞糟,那是最不合算的事。

我們是記住別人的隱私和錯處

1、避免談及別人的隱私和錯處

有人喜歡當眾談及別人的隱私和錯處。有時會使自己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

在一次宴會上,某人在酒桌上向鄰座的人講?某校校長的秘密來,同時表現出對校長卑鄙行為的大為不滿,並大大地說了一堆攻擊的話。

直到后來,那位太太問他說︰“先生,你  識我是誰嗎?”

“還沒有?教貴姓。”他回答說。

“我正是你說的那位校長的妻子。”

這位先生立時窘住了,場面非常尷尬。

這位太太很有教養,沒有當面指責他,但這位先生口無遮攔給別人留下了一個非常壞的印象。

2.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

在公眾場合要重視對別人的尊重和說話的禮貌,否則一不注意分寸,就會傷害對方。

在?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緒極好的史大林當著大家的面,對他的妻子娜佳喊到︰“喂,你也來喝一杯﹗”

如 果這話是在家裡說,是一句充滿人?味的話。可是當著?蘇聯黨政高級官員和外國代表的面,這話就顯得不夠莊重和得體,甚至可以說太隨意了一點。??娜佳是一位個性極??年??盛的人,她從來就不  為自己是附屬物。她聽了此話,感到受到了羞辱,一時又未化解的方法和語言,于是就大喊一聲︰“我不是你的什么‘喂’﹗”

接著便站?來,在所有賓客的驚愕中走出了會場。

第二天早晨,人們發現︰時年22歲的娜佳已經躺在血泊中,手裡握著“松牌”手?。

一句話,斷送了一條正值?春年華的生命,實在令人惋惜。如果史大林注意場合和分寸,說一句︰“娜佳,?你也來喝一杯吧﹗”不說可以避免這種悲劇了嗎?

注意說話的場合,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都不能忽視說話的分寸。

3.說話形式的選擇要與場合相適應

一位湘籍著名歌星應邀到長沙做嘉賓,主持一個義演節目,只見她手持話筒,朗聲說道︰“那次在中央電視台舉行?年歌手大獎賽,我給‘娘屋裡’的參賽選手打了最高分,下次‘娘屋裡’的伢子到北京參賽,我還要給他們打最高分。”

這話不無失體之嫌。若是在私下場合對“娘屋裡”的人說說私?乃人之常?,而在這義演的嚴肅場合,說的又是嚴肅莊重的大獎賽評選打分的問題,如此的?重于“?感”而疏于“理智”的話語,人們不禁會問︰作為評委,  公正何在?這樣的話顯然與自己主持人的身分不符。

不論什么時候,在公共場合,說話時都要注意說話的分寸。沒有考慮周到的話,最好少說。

說話注意分寸,要做到慎言、忌口,同時還要注意說話的場合、地點和說話的對象,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亂說一通,同時還要注意說話的內容和形式,做到該說的說,不該說后個字也不說。

9 與人握的時,可多握一會兒

據說握手禮最早來自歐洲,當時是為了表示友好,手中沒有武?的意思。但現下已成為被最普遍采用的世界性“見面禮”。

握手是人們日常交際的基本禮儀,從握手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感和意向,顯示一個人的虛偽或真誠。握手在人際交往中如此重要,可有人往往做得並不太好。

有些人跟別人握手時顯得很不真誠,做做樣子,往往只?握一下便松開,軟綿綿地沒有力?一般。

有一個經理人說︰“我不想和那個客戶做生意,他是我見過的握手最無力的人,手冷冰冰的,我們每握一次手,我對他的信賴就減低一分,因為握手軟弱無力的人缺乏活力,缺乏真誠。”

有些人跟人握手時,只不過是??一碰就松開,而?是一面與人握手,一面斜視他處,或東張西望,這是極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從與人握手這一點上,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飽含真誠。真誠的人握著你的手的時候暖暖的,他的真誠透過兩只手熱?地傳遞過來,讓人對他產生一種真誠的信賴和好感。

與人握手時,握得較緊較久,可以顯示出熱烈和真誠來。

瑪麗‧凱‧阿什是美國著名的?業家,她是退休后創辦化妝?公司的,開業時,僱員僅僅10人,20年后發展成擁有5000人,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的大公司。

瑪麗‧凱在  垂暮之年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她說,她是從懂得真誠握手開始的。

瑪麗‧凱在自己創業?,在一家公司當推銷員,有一次,開了整整一天會之后,瑪麗‧凱排隊等了三個小時,希望同銷售經理握手。可是銷售經理同她握手時,手只與她的手碰了一下,連?也不?她一眼,這極大地傷害了她的自尊心,工作的熱?再也調動不?來。當時她下定決心︰“如果有那么一天,有人排隊等著同我握手,我將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站在我面?同我握手的人身上──不管我多么累﹗”

果然,從她創立公司的那么一天開始,她多次同數人握手,總是記住當年所受到的冷遇,公正、友好、全神貫注地與每一個人握手,結果她的熱?與真誠感動了每一個人,許多人因此心甘?愿地與之合作,于是她的事業蒸蒸日上。

握手是很有學問的。美國著名盲聾作家海倫‧凱勒寫道︰“我接觸的手,雖然無言,卻極有表現力。有的人握手能拒人?裡。我握著他們冷嘲熱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凜冽的北風握手一樣。也有些人的手充滿陽光,他們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溫暖。”

確實如此,握手的力量、狀態與時間的長短能夠表達出握手人的不同態度和不同的思想?感。在應該握手的場合,如果拒絕或忽視了別人伸過的手,就意味著自己的失禮。

與人握手應注意的避諱︰

(1) 忌貿然出手,遇到上級、長者、貴賓、女士時,自己先伸出手是失禮的;

(2) 忌目光游移。握手時精神不集中,四處顧盼,心不在焉;

(3) 忌交叉握手。當兩人正握手時,跑上去與正握手的人相握,是失禮的;

(4) 忌敷衍了事。握手時漫不經心地應付對方;

(5) 忌該稱伸手不伸手;

(6) 忌出手時慢慢騰騰。對方伸出手后,我們自己出手要快,不應慢慢騰騰;

(7) 忌握手時戴著手套或不戴手套與人握手后用手巾擦手。

10 不是你的功勞,?萬不要占有它

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有些人喜歡把別人的功勞占為己有。這樣的人,不去創造業績,而是偷偷地去占有別人的功勞,到最后只能是既損人又不利己。

李明明和丁娟兩個人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關系相處得很不錯。

年終,公司搞推展策劃評比,每個人都可以拿方案,優勝者有獎。李明明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經過半個月的深入調研,加上?時對市場工作的觀察思考,李明明很快做出了一個非常出色的策劃案。

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丁娟突然嘆了一口?說︰“哎,明明,我還真有點緊張,心裡沒底啊。你幫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見。”李明明連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丁娟的策劃很是一般,沒有什么創意,李明明看完沒有好意思說什么。

丁娟用探究的目光盯著李明明,說︰“讓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李明明心裡一陣懊悔,可自己剛才看了人家的,現下沒有理由不讓別人看。好在明天就要開大會了,她想改也來不及了。

第二天開會,丁娟因為資歷老,按次序先發言,丁娟講術的方案跟李明明的方案一模一樣,在講解時,她對頭家說︰“很遺憾,我現下只能講述自己的口頭方案,電腦染上病毒,文件被毀了,我會盡快整理出書面材料。”

李明明目瞪口呆,她沒想到丁娟?自己的功勞,她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訴,她資歷?,怕頭家不相信自己,只好傷心地離開了這家公司。

丁娟的方案獲得頭家的  可,因為方案不是她自己的,有些細節不?楚,在執行方案時出一點漏洞,又無法及時修正,結果失敗。后來頭家得知她是?的別人的方案,就無?地妙了她的魷魚。

不是你的功勞,你不要去?,不管別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別人的功勞總不是成功的捷徑。你?別人的功勞,真相大白時,你將無臉見人,不僅被?者會成為你的敵人,而?還會失去他人對你的尊重。有本事自己去創造功勞,何必去十既害人又自毀?程的傻事呢﹗

做人要坦坦蕩蕩

身在職場,做人就要坦坦蕩蕩,不是自己的功勞,就不挖空心思去占有,不?功,不奪功,這樣的人不僅人際關系好,而?會永立于不敗之地。

一個研究所的副所長,他負責一個課題的研究,由于行政事務繁多,他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課題的研究上。他的助手透過辛?努力把研究成果搞了出來,這個課題得到了有關方面的  可,贏得了很大的榮譽。報紙、電視台的記者都爭相采訪那位副所長,他都拒絕了,並對記者們說︰“這項目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勞,榮譽應該屬于他。”

記者們聽了,為他的誠實和美德所感動,在報道助手的同時,還特別把副所長坦蕩的胸懷和言語都寫了出來,使這個副所長也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和榮譽。

高明的上司從不占有下屬的功勞,下屬有功,你的功勞自然也體現出來了。

從不占有別人功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質。優秀的?質是一個人成功的?提。

11 盡量不要借朋友的?

每個人都有急著用?或缺?的時候,這時候開口向朋友或同事借?可能是常有的事。比如,你對朋友說︰“現下手頭有些緊,我有點事兒,借給我兩百元?好嗎?”你的朋友可能不是小?鬼,會把?借給你。但你要盡量避免向朋友借?這樣的事。

因為像借?這種?況,借?的人可能一轉眼就忘了,而出借的人即使想?來也不好意思催討。你如果在還?時拖拖拉拉,稍有疏忽,朋友之間的信?,交?就會受到影響,很容易就會陷入感?交惡的地步。

日本有句諺語說到人間三件事可以使關系中斷︰“背后說人壞話,?了朋友的妻,借?不還。”兩個關系不錯的朋友或同事,一旦與金?有了關系,他們的關系就可能會受到損害,傷害了雙方的感?。

不到萬不得已,?萬不要借朋友的?,哪怕是借1元?。因為朋友之間一旦發生了借貸關系,你們之間?等的關系就破壞了,出借方往往就會居于上風,而借方則明顯處于下風,這樣借方一定會處于?就的位置,沒有了朋友間的?等關系,以后在工作和交往中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當你伸手向朋友借?時,你們之間就會顯露出一種“控製權”的問題,很多的誤會往往由此而產生。而某些借?給你的朋友,會  為自己具有了某種威權,至少在決策工作上的事時,他們就自  為有說話權,而你也因“借人家口短”而不好意思反駁他。

有一個人因家裡急需,向一個要好的同事借了2萬元?。此后,他的同事就在他面?趾高?揚,還經常將自己該做的事推給他去做,在工作中他有了好主意或好創意時,那個同事就占為己有。因為他借了那個同事的?,?了他一份人?,所以說話做事都展不開手腳,連?日敢說的話,也不敢出聲了。即使心裡有怨言,也是埋在心裡,敢怒不敢言。

法蘭克林在《致富之道》一書中就提醒人們不要隨便向別人借?,他說︰“?債就是相當于你把你的自由交給了別人。如果你不能到?時償還,你將羞于見到你的債主,和他說話的時候心裡會十分害怕;在他面?,你會找出種種藉口來推托,漸漸就會失去了你的誠實。”

法蘭克林的話尖銳地道出了借?對一個人危害,它可以影響你的人際關系,影響你正常的人格。從另一方面說,借?會使你養成不良的習慣,因為你仿佛覺得別人的口袋是自己的,因此,可能不斷地去掏,這會使你難以自立,而自立是成功的?提,一個不能自立的人無法想象他會取得成功。因此,你要記住債務往往是一個不能自立的開始,而隨便向朋友借?則是你的人際關系開始惡化、事業走向毀滅的開始。

養成節儉、克製的好習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12不要?易承諾

一個人的誠實與信譽是他獲得良好人際關系,走向成功的基礎,而能否兌現承諾便是一個人是否講信用的主要標志。

“你的承諾和?別人的一樣重要。”這是人們的普遍心理。當你要應承別人某一件事?時,你一定要三思而行。

因為,當對方沒有得到你的承諾時,他不會心存希望,更不會毫無價值地焦急等待,自然也不會有失望的慘痛。相反,你若承諾,無疑在他心裡播種下希望,此時,他可能拒絕外界的  他誘惑,一心指望你的承諾能得以兌現,結果你很可能毀滅他已經製定的美好計畫,或者使他延誤尋?  他外援的時機,一旦你給他的希望落空,那將是扼殺他的希望。

並?如此一來,你的形象就會大跌,別人因你不能信守承諾而不相信你了,別人也不再愿與你共事,不愿再與你打交道,那么,你只能去孤軍奮戰。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經常不負責,許下各種承諾,而不能兌現承諾,結果給別人留下惡劣的印象。如果承諾某種事,就必須辦到,如 果你辦不到,或不愿去辦,就不要答應別人。

承諾時要留有余地

成功的人很會注意承諾這個細節。他不會?易承諾某一件事,即使有把握,也不會?易承諾。

而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把握不了承諾的分寸,他們的承諾很?率,不給自己留下絲毫的余地,結果使許下的諾言不能實現。

某高校一個系主?,向本系的?年教師許諾說,要讓他們中三分之二的人評上中有職稱。但當他向學校申報時,出了問題,學校不能給他那么多的名額。他據理力爭,跑得腿酸,說得口干,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他又不愿意把?況告訴系進而的教師,只對他們說︰“放心,放心,我既然答應了,一定要做到。”

最后,職稱評定?況公布了,眾人大失所望,把他罵得一?不值。甚至有人當面指著他說︰“主?,我的中級職稱呢?你答應的呀﹗”

而校領導也批評他是“本位主義”。從此,他既在系裡信譽掃地,也在校領導跟?失去了好感。

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不要?率許諾,許諾時不要斬釘截鐵地拍胸脯,應留一定的余地。當然,這種留有余地不是給自己不作努力尋找理由。自己必須竭盡全力去實現諾言。

即使是自己能辦的事,也不要馬上答應

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你原來可以?松地做到的事可能會因為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而有一定的難度。如果你?易承諾下來,會給自己以后的行動增加困難,對方因為你現下的承諾而導致將來的失望。所以,即使是自己的事,也不要?易承諾,不然一旦遇上某種變故,讓本來能辦成的事沒能辦成,這樣一來,你在別人眼裡就成了一個言而無信的偽君子。

給人承諾時,不要把話說得太滿,以為天下沒有辦不成的事,那很容易給人留下虛偽的印象。那么該怎樣承諾才不會失分寸呢?應該根據具體?況采取相應的承諾模式和方法。以下三種方法可資借鏡︰

1. 對把握性不大的事兒,可采取彈性的承諾

如果你對?況把握不大,就應該把話說得靈活一些,使之有伸縮的余地。例如,使用“盡力而為”、“盡量大努力”、“盡可能”等較大靈活性的字眼。這種承諾能給自己留一定的回旋余地。

2. 對時間跨度較大的事?,可采取延緩性承諾

有些事?,當時的?況  準了,可是由于時間長了,?況會發生變化。那么,在你承諾中可以采用延緩時間的辦法,即把實現承諾結果的時間說長一點,給自己留下為實現承諾創造條件的余地。

比如︰有人要?頭家給自己加薪,頭家可以這么說︰“要是年終結算,公司經濟效益好,公司可以給你晉升一級工資。”用“年終結算”一語表示實現承諾時間的延緩,顯得既留有余地,又入?入理。

3. 對不是自己所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應采取隱含?提條件的承諾

如果你所作的承諾,不能自己單獨完成,還要?別人幫忙,那么你在承諾中可帶一定的限製。

比如 ︰你承諾幫朋友辦理家屬落戶的問題,這涉及到公安部門和國家有關政策,你不妨這樣說更?當一點︰“如果以后公安部門辦理農轉非戶口,而?你的條件又符合有關政策,我一定幫忙。”這裡就用“公安部門辦理”、“符合有關政策”等對承諾的內容作了必要的限製,既見自己的誠意,又話語靈活,具有分寸,還向對方暗示了自己的難處(也要?別人),真是一石三鳥。

為人處事,應當講究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因此,承諾不可隨意為之,信口開河。明智者事先會充分地估計客觀條件,盡可能不做那些沒有把握的承諾。

須知,有了承諾,就應該努力做到,?萬不要亂開“空頭支?”,不然不僅傷害了對方,還會毀壞自己的聲譽,使你在社會上難有立足之處。

13頭家錯了的時候,你要懂得應對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頭家也有錯了的時候。這時候,你要裝作不知道,事后盡力去彌補就是了。

中國人酷愛面子,視尊嚴為珍寶。有“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的說法,尤  做頭家的更愛面子。作為頭家,他在樹立?威權,若不慎做了錯誤的決定或說錯了什么話,如果下屬直接指出或揭露上司的錯誤,無疑是向他的威權挑戰,會讓他很沒有面子,會損害他的尊嚴,刺傷他的自尊心,相信一個最寬宏大量的頭家也無法忍受 。

頭家錯了的時候,也要維護他的尊嚴。要選擇合適的時候或場合,采取合適的模式,以免傷害頭家,自討沒趣。

頭家出現失誤或漏時,害怕馬上被下屬批評糾正。有些人直言快語,肚裡藏不住幾句話,發現頭家的疏漏就沉不住?。有一家公司召開年終總結大會,頭家講話時出了個錯,將一個數字說錯了。

一個下屬站?來,沖著台上正講得眉飛色舞的頭家高聲糾正道︰“講錯了﹗講錯了﹗那是年初的數字,現下的數字應該是……”。結果全場嘩然,把頭家羞得面紅耳赤,?緒頓時低落下來,他的面子頓時被一句突如  來的話丟得一掃而光。事后這名員工,因為一點小錯誤被解僱了。

當然,也有人做得很好,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員工,在頭家與大家的見面會上。頭家逐一點名。

“黃燁(華)”。

全場一?寂靜,沒有人應答。

一個員工站?來,?生生地說︰“頭家,我叫黃燁(葉),不叫黃燁(華)。”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

頭家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干的小伙子站了?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頭家揮揮手,接著念下去。

沒多久,打字員被提升為公關部經理,叫黃燁的那個員工則被解僱了。

表面看來,這個頭家沒有什么水?,打字員在拍馬?。實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缺,犯錯誤出洋相難以避免。作為下屬,有什么必要當眾糾正呢?如果這個叫燁的員工當時應答,事后再?妙地糾正就不會傷害頭家的面子。好在那個打字員承  自己錯了,才?妙地讓頭家從尷尬中走出來。

頭家有錯時,不要當眾糾正。如果錯誤不明顯不關大局,  他人也沒發覺,不妨“裝聾作啞”,等事后再予以彌補。

有一個頭家在會上將一組財務數據講錯了,一個做財務工作的下屬沒有馬上糾正,他在做財務報表時,將頭家說錯的數據糾正了過來,頭家看到財務報表時,才知道自己在會上說錯了。因此,對這個員工的好感大增。

有時,頭家的錯誤明顯,確有糾正的必要,最好尋找一種能使頭家意識到而不讓  他人覺察的模式糾正,讓人感覺到頭家自己發現了錯誤,而不是下屬指出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甚至一聲咳嗽都可能解決問題。

無論什么事?,碰?是頭家的錯誤,作為下屬都應該給頭家留?面,然后想辦法彌補損失。這樣做既顯得你通達人?,又能讓頭家看到你的工作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14隨便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陋習

有一頭家正與幾個客戶談生意,談得差不多的時候,頭家的一位朋友來了。這位朋友插進來了,說︰“哇,我剛才在大街上看了一個大熱鬧……”接著就說開了。頭家示意他不要說了,而他卻說得津津有味。客戶見談生意的話題被打亂了,就對頭家說︰“你先跟你的朋友談吧,我們改天再來吧。”客戶說完就走了。

頭家的這位朋友亂插話,攪了頭家的一筆大生意,讓頭家很是惱火。

隨便打斷別說話或中途插話,是有失禮貌的行為。但有些人卻存在著這樣的陋習,結果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就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系。

假設一個人正講得興致勃勃,聽眾也像一群緊追新娘花?的女儐相一樣熱烈,這時,你突然插嘴︰“嘿,這是你在昨天看的事吧?”

說話的那個人因為你打斷他說話,絕對不會對你有好感,很可能  他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

那些不懂禮貌的人總是在別人津津有味地談著某件事?的時候,在說到高興處時,冷不防地半路殺進來,讓別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息鼓而退。這種人不會預先告訴你,說他要插話了。他插話時有時會不管你說的是什么,而將話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去,有時是把你的結論代為說出,以此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光彩。無論是哪種?況,都會讓說話的人頓生厭惡之感,因為隨便打斷別人說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新生別人。

培根曾說︰“打斷別人,亂插話的人,甚至比發言冗長者更令人生厭。”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最無禮的行為。

每個人都會有?不自禁地想表達自己的愿望,但如果不去了解別人的感受,不分場合與時機,就去打斷別人說話或?接別人的話頭,這樣會擾亂他們的思路,引?對方的不快,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不要打斷別人的話頭

在商務宴會上,你時常可以看到你的一個朋友和另外一個不  識的人聊得?勁,此時,你可能就會有加進去的想法。

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話題是什么,而你突然加入,可能會令他們覺得不自然,也許因此話題接不下去。更糟的是,也許他們正在進行著一項重大的談判,卻由于你的加 入使他們無法再集中思想而無意中失去了這筆交易;或許他們正在熱烈討論,苦苦思索解決一個難題,正當這個關鍵時刻,也許就由于你的插話,會導致對他們有利的解決辦法告吹,到后來場面?氛就會轉為尷尬,而無法收拾。此時,大家一定會覺得你沒有禮貌,進而,人家都厭惡你,導致社交失敗。

當你與上司交換時,更不能自以為是地隨便打斷他說話,否則,他肯定不會給你好臉色看。

上司給你安排工作的時候,他會做出各項說明,通常他們的話只是說明經過,或許結論並不是你想的那樣。中途插嘴表示意見,除了讓人家  為你很?率之外,也表示你蔑視上司。如果碰到性格暴躁的上司,恐怕就會大聲地怒喝︰“閉嘴﹗聽我把話說完﹗”

要在與人交際時獲得好人緣,要想讓別人喜歡你,接納你,就必須要除隨便打斷別人說話的陋習,在別人說話時?萬不要插嘴,並做到︰

不要用不相關的話題打斷別人說話;

不要用無意義的評論打亂別人說話;

不要?著替別人說話;

不要急于幫助別人講完事?;

不要為爭論雞毛蒜?的事?而打斷別人的正題。

但是,如果對方與你說話的時間明顯拖得過長,他的話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他的話題越來越令人不快,甚至已經引?大家的厭惡,你就不得不中斷對方的話了。這時,你也要考慮在哪一個段落中斷為好,同時,也應照顧到對方的感受,避免給對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掌握高明的說話技?

雖然在別人講話時說話是十分不禮貌的,但如果有必要表明你的意見,非要打斷他的講話,那么你就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說話技?。

1 .當你要找交談者的某一個人處理事?時,可以先給他一些小的暗示,他一般會趁機和你說話。但要注意的是,你不要靜??地站在他的身旁,好象在偷聽一樣。你可以先向他們打個招呼︰“很對不?,打斷你們一下。”當他們停止交談時,用盡可能簡浩的語言說明來意,一旦事?處理完畢,立即離開現場。

如果你想加入他們的談話,則可以找個適合的機會,禮貌地說︰“對不?,我可以加入你們泊談話嗎?”或者,大方客?地打招呼,叫你的朋友互相介紹一下,就不會有生疏的感覺。

2. 交談過程中,如果你想補充另一方的談話,或者聯想到與談話有關的?況,想即刻作點說明,這時,可以對講話者說︰“我插一句”,或者說“?允許我補充一點。”然后,說出自己的意見。這樣的插話不宜過多,以免擾亂對方的思路,但適當有一點,可以活躍談話的?氛。

3. 如果你不同意對方的看法,一般也不要打斷他的談話。但如果你們比較熟悉,或者問題特別重要,也可以先表示一下態度,待對方說完后再作詳細闡述。但不管分?有多大,決不能惡語傷人或出言不遜。即使發生了爭吵,也不要斥責,譏諷對方,最后還要友好地握手告別。

15不要比你頭家穿得更好

俗語說︰“人靠衣裳馬靠鞍”,穿著打扮對樹立一個人的良好形象?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時穿著好一點,新潮一點倒沒有什么,如果你在一家公司裡上班,那就完全不同了。很多上班族命運不濟,就是因為他的穿著出了問題。

穿著打扮,看?來是一件小事,但卻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有很大的影響。

有一次,劉季同頭家一?外出?談一項業務。他一改?日裡的休閑著裝,換上新買的?爾‧卡丹西服,想透過“包裝”給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跟客戶見面時,客戶看到劉季的?派樣,眼?為之一亮,緊緊握住劉季的手,說︰“經理真是年?有為啊﹗”

劉季的穿著不同凡響,客戶把他誤當作了“主人”,把一身舊衣服的頭家當成了“隨從”,晾在了一邊。直到談判結束需要?字時,對方才知道穿舊衣服的才是“主角”。結果,業務沒有談成,還被傳為笑話。

后來,頭家就對劉季“另眼相待”了,有業務外出時也不要他陪同,好端端一個得意的人就這樣被頭家貶了。

身為一個下屬,如果你的衣著,穿戴比你的頭家更好更體面,那么大部分的發展機會就與你無緣了。因為你穿得比他更體面,會讓他很失面子,心裡有一種被你比下去的感覺,會感到自慚形穢。

就歲你各方面都很優秀,頭家也不會對你有好感,試想,哪個頭家喜歡一個比他?,穿著比好好,讓他失去面子的人呢?

如果你與頭家的著裝風格相一致,你就不會犯“鶴立雞群”的錯誤了,也就不會受到同事的排擠。

與頭家的著裝風格保持一致,可以更好地突出你的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精神。很容易得到頭家的?重和常識,還會讓上司產生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他可能會  為你與他有著相同的價值取向,很容易對你產生好感。

塑造與公司?氛相協調的衣著風格,是樹立你良好的形象,得到頭家、同事好感和  同的基礎,是你走向成功的必要階梯。

與頭家的衣著風格一致也好,不一致也好,都要注意一點,不要比他穿得更好。何必讓比頭家的衣著更好的衣著,成了你?步?雲的絆腳石呢?這實在是太不值了。

16主動會報自己的工作?況

在職場中打?,不管工作成效的好壞,都不要在頭家問?時才會報,這樣的態度很糟糕。工作會報應該是隨時進行的,尤  是發生變動和異常?況時更應及時會報,這是員工的天職,也是常識。

有些人總是要在頭家問?︰“那件事進行得如何了?”時才會會報,這樣顯然是不行的。作為一名下屬,要盡量在頭家提出問題之?主動會報,即使是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也應該在中途提出報告,讓頭家了解工作是不是依照計畫進行了,如果不是,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調整。這樣一來,即使工作無法依原計畫達成目標,讓頭家知道經過原委,才不至于有所責難。

即使只出差兩三天,在中途也應該以電話向頭家會報工作進行的狀況。這樣的人自然容易讓頭家放心,得到頭家的重用。

會報的速度越快越好

會報的速度越快越好,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都要及時會報。如果錯過了時機,所有的會報就會失去價值。會報一遲,頭家的判斷也跟著遲了,這樣一來一定會影響到公司的業務和你的業績。特別是對于不好的消息,更是越早會報越好,這樣頭家才能及時想出對策應付。

大多數的人都喜歡會報好消息,對于壞消息就遲遲不敢會報,特別是失敗的原因是由自己引?的,那就更不敢講出來了。  實遇到這種?況時,絕對不可以隱瞞,如果一拖再拖也許會真的一發不可收拾,導致最嚴重的后果。

會報對接受指示、?務的人來說,是一種應盡的義務。會報的好、壞、也會使一個員工的評價受到影響。

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說,不及時會報的人都不是頭家所喜歡和?重的人,這樣的員工也是難以取得成功的。

主動會報的好處

在你準備一件事時,應提?向頭家作一下會報,在做事過程中為了不讓頭家忘掉,可以不斷地會報工作的進展?況,頭家肯定會  為你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

當你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績,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工作階段時,主動向頭家會報自己?一階段的工作和下一步的打算,是十分必要的。這可以使頭家了解你的工作成績和將來的發展,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如果你不主動會報,頭家就會覺得你工作不稱職。

實際上,多主動向頭家會報,接觸多了,還可以讓頭家知道你的長處和優點。這對你的發展顯然是很有好處的。

主動會報,這對那些資歷深?能力很?的下屬來說,就意味著在頭家的支持和允許下工作,如果沒有這種支持和允許,再厲害的下屬也將無法工作,更莫說創出業績了。

工作中遇到關鍵的問題,多向頭家會報和?示是下屬主動爭取表現的好辦法,也是下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証。聰明的下屬善于主動向頭家會報和?示,征?頭家的意見和看法,把頭家的意見融入到工作中去。一來工作中不會出錯,二來博得了頭家的歡心,滿足了他的權力欲,你自己又做出了成績,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17要懂得感恩

在一個家庭裡,丈夫對妻子,或小孩對雙?的付出往往習以為常,熟視無睹,很少說出自己心中的感謝。

在工作中,得到上司、同事的幫助和付出,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往往沒有去感謝我們的上司和同事……

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很多人的腦子裡被某種錯誤的意識占據了。他們把別人的辛苦、幫助和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  為沒有必要表示感謝或肯定。

感恩的心態有助于人際關系的建立,加?溝通、增進感?的累積。不知道感恩的人往往難以贏得別人的尊重、好感和支持。如果  為他人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不用感恩,那么在無意間就會帶來負作用。

比如,有這樣一件小事。有個婦女抱著一個小孩子坐公車,當時沒有人讓座。這時,售?員說︰“小朋友,?到這邊來,這邊的叔叔想給你讓座。”

那個?年聽了這話,馬上站?來讓了座,沒想到那位婦女徑直走過去一?股坐下,對這個?年看都沒看一眼。這個?年的臉上立時就掛不住了,心想,好心讓個座,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心裡很是不快。這時售?員逗小孩說︰“小朋友,剛才叔叔給你讓座,快感謝叔叔。”小孩馬上說“謝謝叔叔。”那婦女也明白過來,忙不迭地說“謝謝。”

?年人聽到“謝謝”,心裡很高興,還不時逗小孩開心。

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如果你對別人的幫助表示一下謝意,那么彼此的關系就會因此發生變化,彼此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感?就有了呼應和共鳴。對方在興奮歡悅之余會給予更多的關照,更好的回報,這樣交際?氛就會更加友好和諧。

小李是一家電腦公司的編程員,一次,在工作中遇到一個難題,他的同事主動過來幫助他,同事一句提醒的話使他茅塞頓開,很快就完成了工作,小李對同事表示了他的感謝,並?這位同事喝酒,他說︰“我非常感謝你在編那個計算機程式上給我的幫助……”

從此,他們的關系變得更近了,小李也因此在工作上獲得了很大的成績。

小李很有感觸地說︰“是一種感恩的心態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對周遭的點滴關懷和幫助都懷抱?烈的感恩之?,我竭力要回報他們。結果,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獲得幫助也更多,工作更出色,我很快獲得了公司加薪升職的機會。”

心理學家  為,人際之間存在“互酬互動效應”,即你如何對別人,別人也以同樣的模式給予回報。道聲“謝謝”,看似?常,可它卻能引?人際關系的良性互動,成為交際成功的促進劑。

向別人表示你的感謝是一個積極有意義的舉動。從你那裡得到過感謝的人,會希望將來再次受到你的感謝和肯定,因為他看到自己對你的幫助能夠被你  識和贊賞。你的衷心感謝也會換來真心相報,日后,對方還會樂意幫助你的。

感恩是  定別人幫助的價值,從而達到彼此感?交流的一種有效手段,當別人為你做某些事?后,你應該表示感謝,當別人給予你關心、實慰、祝賀、指導以及饋贈時,你應該表示感謝,別人為你做事而未成功,但那份?意也值得你感謝。

在人 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多一些感謝,就多一份愛心,多一份溫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在相互的感激中更加?密。?萬不要忘了你身邊的人、你的朋友,你的頭家,你的同事,你的家人,他們是了解你、支持你的,說出你對他們的謝意,並用良好的心態回報他們,這樣就能得到他們更多的信?、支持和幫助,這是對你大有益處的事,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生活中,你要常說“謝謝”兩個字。

18 不要把談論別人的缺點當作樂趣

生活中,人倦一?聊天閑談時,總喜歡說些有趣的事以此給工作和生活增添開心的笑聲和?趣。這種樂趣是生活的浪花,深受人們的歡迎。

但是,有些人卻喜歡談論別人的隱私、過失、缺陷等作為樂趣和笑料,揭別人的短來換取笑聲、尋開心。如此拿人取樂,是一種不良行為。它雖然也能引出笑聲,但同時也給被談論者帶來苦惱和怨恨,嚴重影響人際關系的發展,所以?萬不要把談論別人的缺點當作樂趣。

一伙?年男女在一?侃大山,有位?年心血來潮要製造一個笑話,逗大家樂一樂。他指著一個特別胖的姑娘說︰“你可越來越‘苗條’了,可惜我們中國還沒有相朴運動,不然,你準是一號種子選手﹗”

他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這位姑娘正為自己不斷發胖而苦惱,當眾撓她的“禿”,?能忍受?她翻臉說︰“我胖怎么了,沒吃你沒喝你,你操哪門心﹗你也不照鏡子??自己,瘦得像根柴棒﹗”

這時,笑聲沒有了,尋開心的引火燒聲,自食  果。可見,拿別人的缺陷取樂是不明智的,容易使人反感,引?矛盾和沖突。

有一位學生有遺尿症,久治不愈,十分苦惱。有一次,一位尋開心者當眾人的面冒出一句︰“你們說這小子累不累,天天晚上繪地圖,天天早上還得晒褥子,圖個啥呀?你就不能憋著點?”

大家?哄地大笑?來。那個患遺尿症的學生聽了,臉色一下變得煞白,撒腿就跑了。

這個尋開心的人把他的缺點和隱私當作笑料抖出來,使這個學生羞愧難當,當天就沒有回來,害得大家找了半天,才在湖邊找到他,原來他差點想不開要投湖自殺。

談論別人的短處取樂是一種低級庸俗有害無益的取樂模式。這種模式引來的笑聲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很容易鬧出事端來。

由于你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你將結下宿敵。同時,也有損于你的社交形象,人們會  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對你敬而遠之。把談論別人的缺點當作樂趣,實在是一件損人而不利己的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凡人皆有長處,亦有  短處。我們為什么不能談論別人的長處,?要以談論別人的短處來取樂呢?

再說,宇宙之大,可談論的話題和可笑的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的建築,身后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聞,都是絕好的談話內容。我們何必一定要把別人的短處作為話題呢?

以談論別人的缺點當作樂趣,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我們必須克服和避免。

19 遇事多考慮3分鐘

著名的發明家艾狄生在談到自己做事的原則時說︰“有許多我自以為對的事,一經實地試驗之后,就往往會發現錯誤百出。因此,我對于?何大小事?,都不敢過早的決定,而是要經過仔細權衡后才去做。”而在現實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在遇到事?時不加考慮急于 去做事后又后悔不迭,給人留下一種魯莽毛糙的感覺。如果他能在遇事時多考慮一會兒,仔細權衡一下雖然並不能保証他一做就會成功,但他的成功率會很高,也會給人留下成熟穩重的印象。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所以很多事成功與否常常取決于你是謹慎小心還是魯莽草率。有些人之所以失敗,就敗在缺乏思考。他們對事?的考慮總是不成熟,只?做得快,成事快,他們才會采取行動。這種把事物考慮得周到,考慮得透徹的人,自然做事就會又準又快,理所當然地就成功了。

一個報社的記者受上司之命去采訪一個事件。本來這次采訪工作有相當的困難,當上司問他有沒有問題時,這位記者卻不假思索地拍著胸脯回答說︰“沒問題,包你滿意﹗”

過了三天,沒有?何動靜。上司追問他進展如何,他才老實地說︰“不如想像的那么簡單﹗”當時上司雖然沒有說什么,對他已形成了做事草率的印象,並?開始對他有些反感。由于他工作的延誤,導致整個部門的工作都無法正常完成。后來,上司再也不委托他重要的工作了。

這就是做事?缺思考的結果,如果他當初仔細分析一下困難在哪兒,提出比較好的采訪方案,即使晚幾天,上司也會理解,可他沒有那么做,?率地答應下來,才落得工作沒有做好而又被冷落的下場。

當你遇到問題難以一時決定怎么做時,就不要盲目行動,而應仔細地考慮斟酌一番。等到你對那個問題完全了解,對于解決方法也有充分的把握之后,那你就不妨決定,因為這時你已經無所顧忌了。

決定做事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實際?況的掌握程度,?萬不要在事實還不允許做決定之?,便躁急不安,草率行事。在許多時候,遇事多考慮考慮,就能避免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差錯。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況,在接受某個?務、某個工作安排,或者答應幫助別人做事時,明智的人總是回答對方說︰“這事兒,我先考慮一下。”

美國有個家庭主婦女節,她的朋友介紹她到某個銀行去存?,這個主婦對她的朋友說︰“這家銀行的信用如何我不大?楚,讓我考慮一下好嗎?”

這個主婦在考慮的這段時間,她注意搜集有關這個銀行的資訊,並在一個聚會上見到了這個銀行的董事長。主婦發現了這個董事長精神不振,不是一副事業得意的樣子,主婦從這個小細節裡,就  識到這個銀行不景?,于是,把?存進了另外一家銀行,過后不久,朋友介紹的那家銀行就倒閉了。

如果這位主婦遇事不思考,?率地把?存到那家快要破產的銀行,  結局可想而知。

遇事多考慮一段時間,尤  是遇到你決定不好的事?,要先問自己︰是否已經把該考慮的事都想到了?有沒有什么遺漏?這件事是不是可行的……在對待問題時,理智地做出選擇,這樣做,你才能事事遂意,才能成本一個成熟的人。

20 不想因應酬傷害自己,就要注意分寸

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不管是私交,還是生意場上,面臨的應酬都很多。

現代人的應酬越來越多,參加各種宴會、晚會或者陪安人娛樂,受人邀?做嘉賓等等。很多應酬既是推不掉的,有時還是必須的。

社交應酬,是一門人?練達的學問,同時,也是加?溝通、密?關系的?梁。生活中不乏游〃有余、?于應酬的高手。但在現實中還有一些人在應酬中,不注意應酬中的一些基本禮儀,在言語或行為上不加以注意和檢點,不注意應酬中的一些細節,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自己。

有一個頭家,與外商?談生意,同外商一?用餐后,在會客室準備?合約,這時,這個頭家因牙縫裡有碎屑感覺不舒服,用牙?剔?牙來,還不時把碎屑亂吐一番。這一?被外商看在眼裡,本來就有些猶豫的外商,最后還是放?了與這個頭家的合作意向。事后外商說,一個?業的領導人這樣不拘小節,我懷疑他能管理好一個?業﹗這樣,一個不良的小動作影響了一筆大生意。

在應酬中,不注意小節,稍有失禮的地方就會引?對方的反感,給別人留下壞印象。

交際應酬,離不開酒。赴宴吃飯,吃喝應酬,是應酬中的主要內容,但是酒極則亂,言多必失。

有些人一端上酒杯,就忘乎所以。往往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頭腦就開始發熱,嘴巴像打翻了的臟水桶,胡言亂語,甚至對人動手動腳,丑態百出,借酒裝瘋。

在一次宴會上某人喝得暈乎乎的,為了表達對他的上司的?折經歷和能力的敬佩,他舉?酒倡議說︰“我提議大家共同為經理的成功干杯﹗總結經理的?折歷程,我提出一個結論︰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須具備三証﹗”

有人跟著?哄,大聲問︰“哪三証?”

那人提了提嗓門兒答道︰“第一是大學畢業証;第二是監獄釋放証;第三是老婆離婚証﹗”

話音剛落,眾人嘩然。不料經理卻發?怒來,他把酒杯往地上一摔,指著某人罵道︰“你這小子胡說八道,給我滾出去﹗”

原理這個經理,除了沒有大學畢業証外,  他兩証俱全。多喝了幾壞,酒后失言,揭了上司的瘡疤,自己害了自己。

喝酒應酬是免不了的,在酒席上或酒后都要忌言,不要亂說一通,言多必失,自己把自己傷了。

酒桌上的“醉話”還是少說為妙,有些人借酒發瘋,說了在一些?時不敢說的話,這些話,有時會傷害在座的人,有時會傷害不在座的人。這些醉話傳到人的耳朵裡,也會得罪人。如果你得罪的人是你的上司的話,那就有你受的了。

應酬中喝酒,最好是少喝,不醉為妙,不亂說為妙。做到閉嘴不談,那就沒有既傷害別人,又傷害自己的事?發生了。

21 上班時與下班時

如果你去問許多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秘訣是什么?十有八九回答你這樣一句話︰“要當那個早晨第一個到辦公室,晚上最后一個離開的人。”這句話換一個說法就是︰“上班時不要做最后一個,下班時不要做第一個。”

?時不難發現,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有遲到早退或不能按時完成工作的人,他們經常受到上司的斥責甚至辭退。在那些人中,不乏才華橫溢、能力空出者,可終因為時間理念的問題而屢屢受挫,頗不得志。

李華是一個工作很出色的人,但他有一個毛病,經常早上遲到,下班物時候比誰都走得早。頭家看在他工作出色的份兒上,沒有說他什么。有一次,頭家與他約好時間到一個客戶那裡?合約,頭一天,頭家叮囑李華早一點來,不要遲到。可到了第二天早上,李華差不多遲到了半個小時。等到李華和他的頭家一??車到達客戶那兒的時候,比約定的時間遲到了20多分鐘,客戶已經離開了辦公室,去出席一個會議了。

李華和頭家趕緊給客戶打電話,客戶對他們說︰“你們為什么遲到,害得我們等了將近半個小時?”

李華以狡辨的語?回答說︰“呀﹗我知道的。但是,我們遲到了20分鐘是無關緊要的,你就不能等一等嗎?”

客戶嚴肅地說︰“無關緊要?﹗你要知道,準時赴約是一件極重要的事,你不能以為我的時間不值?,以為等一二十分鐘是不要緊的,老實告訴你,在那一二十分鐘裡,我本來可以預約另外兩件重要的談判項目的﹗”

李華說︰“那我們再約個時間談談吧﹗”

客戶說︰“對不?,你們不守時,我怕你們到時完不成我們托付給你的?務。”

李華因為遲到,在公司失去了已經落入手中的好機會,給公司造成了不少的損失。頭家一?這下,把李華辭退了。

無論什么原因,遲到或讓別人等待都是不良的表現,你會因此被  為是不講原則,不守時的人。

辦事準時、守時是獲得別人信?的手段,做生意、?協議最講?時效,所以,你?萬不要覺得上班下班或辦事遲到幾分鐘無所謂。

別以為沒有人注意你的出??況,也別以為頭家經常不坐在辦公室裡,實際上你在辦公室裡的一舉一動,頭家,頭家都??楚楚。

如果有一天,頭家準時走進辦公室,看到  他同事正在埋頭工作,而你的座位空空如也,那么,無論你如何開脫,也很難挽回惡劣的影響了。在頭家眼裡,你肯定是不喜歡目?的工作,隨時準備高放?,所以工作?來無法盡心盡力。

一個成功的頭班人士這樣告誡我們︰“就算不能第一個到辦公室,也不能最后姍姍來遲的人。”在星?一早上,如果你能比  他人都早到一些,即使只是趕在別人沒有進辦公室之?查查自己的電子郵件,或者整理一下辦公桌,都會讓自己提早進入工作狀態。同時,跟周遭的人比?來,你的精神顯得特別愉快,也絕對是當天最讓上司眼?一亮的員工。

就算不能最后一個下班,也不要在眾人都埋頭工作時揚長而去。你的工作效率可能比別的人都高,那么,應該去幫助在今晚必須開夜車的人,問他有什么是你可以幫助的,就算你到頭來也沒有幫上什么,光是這點心意,就足以讓人感動並產生好感了。但是,一定要表現出你的誠意,別讓你的同事感覺到你的居高臨下地對他的工作指手畫腳。如果團隊裡  他人顯得工作太過?松,並?沒有團隊精神的概念,而?如果你充滿自信地第一個離開辦公室,?何人第一個浮現下腦海中的畫面,就是你匆匆忙忙趕著下班的?景,到時候就算渾身是嘴也說不?了。

最好每天堅持提?一刻鐘上班,做一些?潔工作或準備工作,下班時,則要等上司或者同事發出可以走了的指示時,再收拾辦公桌,結束工作,最后離開辦公室。

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上司會對你有一個極好的印象,你工作積極熱?的印象自然而然就樹立?來了。

22 要想辦法讓頭家知道你做了什么

你是不是每天全力以赴地工作,數年來如一日?不過,有一天,你突然發現,縱使自己累得半死,別人好像都沒有發現,尤  是頭家,似乎從來沒有當面夸獎和表揚過你。

你知道嗎?這個問題可能不在頭家,而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大多數的上班族都有一種想法︰只要我工作賣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應有的獎賞。但問題是,光會做沒有用,做死了也沒有人知道。要想辦法讓別人,特別是你的頭家知道你做了什么。

我們總以為,頭家會自動注意到員工,不論評價好壞,頭家心目中自有主見。不幸的是,你這種想法太一廂?愿了,因為,大多數的時候,很多頭家都患了“近視眼”,雖然你?了老命,頭家卻視而不見。

嚴格說來,這不完全是頭家的錯,你想想看,在一個組織裡面,有幾十個、幾百個甚至上?個員工在一?共事,再說公司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每天都有不同的狀況發生,做頭家的會把注意力放在比較麻煩或者重大的事上,那些規規矩矩的人,反而容易被忽略。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靠自己。聰明的人,知道該如何在頭家面?推銷自己,光是坐在那裡自怨自艾將于事無補。

要想讓頭家重視自己,必須要想辦法向頭家推銷自己,讓頭家知道你做了什么?能做什么?如果頭家沒有看出你的價值,就算你有再好的條件,事實上對你在公司的地位,並沒有什么幫助。只有適時地推銷和表現自己,才會讓頭家知道你、發現你和重視你。

王涵在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工作積極肯干,但一直沒有得到頭家應有的重視。有一次,他們公司與一家中日合資?業?談一項業務。當他們風塵仆仆趕到會唔地點時才發現,對方竟有幾位日本人員在場。正在頭家不知所措的時候,王涵主動同他們用日語交流?來,看著對方在合約上寫下最后一個字,頭家心裡懸了半天的石頭這才落了下來。自然,王涵在頭家眼中不再是以?那個默默無聞的員工了,而是公司那幾百萬大單的救命恩人,是一個有辦事能力的員工了,他的升職自然也在?理之中。

如果王涵不在頭家面?表現自己,在關鍵時刻主動出擊,他就有可能把自己給埋沒了。

有些人總是?調“是金子總會發光”,?調一個人只要擁有出眾的才華就決不會被埋沒在沙礫之中。現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現下到了“是金子,就要發光”的時代,有才華就要展示的時代。

比如 ,當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務,就得第一個去向你的頭家報告,讓頭家知道你有一個好腦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只拿?不辦事。不要害怕別人批評你喜歡表功,而是要擔心自己的努力居然沒有被別人看見,才華被埋沒。在優勝劣汰的職場競爭中,自己的才華能否被頭家發現,被頭家  知是決定一個人?途發展的關鍵。

作為一名下屬,僅有才華、能力是不夠的,還要努力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只有這樣,你的價值才能得到頭家的肯定,才有出人頭地的可能。

23 別忘隨時為自己鼓掌

每個人都希望,也都需要得到別人的鼓勵。日本有句格言︰“如果給豬戴高帽子,豬也會爬樹。”這句話聽?來似乎不雅,但說明了這樣的一個道理︰當一個人的才能得到他人的  可、贊揚和鼓勵的時候,他就會產生一種發揮更大才能的欲望和力量。

但是,光靠別人的贊揚還不夠──因為生活不光是贊揚,你碰到更多的可能是責難、譏諷、嘲笑。在這時候,你一定要學會從自我激勵中激發自信心,學會自己給自己鼓掌。

朱健參加工作后,他愛上了“小發明”,一下班,常常一頭鑽進了自己的房間,看哪,寫呀,試驗呀,常常連飯也忘了吃。為此,全家人都對他有看法。媽媽整天絮絮叨叨地沒完沒了,罵他“是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懶鬼”,“將來連個媳婦都找不上”;他大哥就更過分了,一看到他寫寫畫畫的,擺弄那就來?,甚至拍著胸脯發願︰“這輩子,你要能搞出一個發明來,我的頭朝下走路……”

值得贊嘆的是,朱健在這種難堪的境遇中,始終不泄?,不自卑,而?經常自我鼓勵。廠報上每登出有關他的“革新成果”,哪怕只有一個“豆腐塊”、“火柴盒”那么大,他都要高興地細細?味,然后把這些介紹精心地剪貼?來,一有空閑就翻出來自我欣賞一番。

在自己給自己的掌聲中,朱健實驗成功的“小發明”慢慢地多?來,“級別”也慢慢地高?來了。幾年后,他的“小發明”竟然在世界上獲得了大獎。

給自己鼓掌的做法,促使朱健的成功。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不會贊美自己的成功,人就激發不?向上的愿望。”是的,別小看這種“自我贊美”,它往往能給你帶來歡樂和信心;信心增?了,又會鼓勵你獲得更大的成功,自信心也會再度增?。試想,當初朱健要是不會“給自己鼓掌”,一聽到“你要是……我就……”之類的譏笑,就垂頭喪?,就看不到燦爛的?景,那裡還會有今天的成功呢?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缺乏信心,總是?望得到別人的掌聲。一個成功人士說︰“別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否則,反而肝成為你的包袱,我從不害怕自己得不到別人的喝彩,因為,我會記得隨時為自己鼓掌。”

要會給自己鼓掌,透過贊美自己的一次次微小的成功,來不斷增?你奮力向?的信心,從而獲得成功。

一位普通的?潔女工,竟然一躍而為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說?來難以置信,可事實確實如此。

郵政大臣野田聖子的第一份工作是洗廁所,當時正值?春妙齡。可她並沒有忽視這份看?來“低賤”的工作,做?來“骯臟”的簡單工作。她也有過痛苦,有過失落,有過退卻的念頭,但經過一番激烈的自我較量,她最終找回了自信︰就算一生洗廁所,自己也會是一名最出色的人﹗她不斷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給自己加油鼓勵,並給自己製定了嚴格的工作要?︰讓馬桶“光潔如新”。  檢驗方法是︰讓馬極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程度。她多次喝過廁水,為了証實自己的工作質量,為了?化自己的事業心,也是為了檢驗自己的自信心。正是這種自我激勵,自己為自己喝彩伴隨著她,使她成為了幸運的成功者。

自信,是為自己喝彩的最佳模式。如果說為她人喝彩是一種鼓勵、一次獎賞的話,那么為自己喝彩則是一種自信、一次運籌。

工作和生活中,誰都會遇到艱難坎坷、?折磨難、痛苦彷徨、失意迷茫,甚至于失敗,但這些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打倒自己,自己摧毀自己﹗必須堅信,命運的鑰匙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如何靈活地使用這把鑰匙開?那扇成功的大門,除了執著的追?外,信念至關重要。當我們摔了跟頭時,應該立即爬?來,撣撣身上的塵土,為自己鼓勁,為自己喊一聲︰“加油﹗”當我們獲得一次微小的成功之后,應該敢于驕傲地對自己說︰“我真棒﹗”每當困難來臨時,會自己給自己打?,用信念滋養勇?;當失敗來臨時,會自己給自己鼓勵,總結經驗尋找新的挑戰;而當機會來臨時,學會為自己壯膽,用知識和智慧,寫下新的業績。

能為自己喝彩的人一定是?者,因為他敢于接受?何挑戰,自?不息,正是這種喝彩給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無悔地追?自己的理想,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中寫道︰“天生我才必有用,?金散盡還複來。”字字展示著無比的自信。堅信自己的價值,學會為自己喝彩,才會擁有一個精彩的有意義的人生。

24 搜集訊息還要消化訊息

現下是訊息大爆炸時代,我們每天會接收到??萬萬條訊息,要想讓這些訊息為我們服務,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  識這些訊息,利用這些訊息。

訊息如此之多,如果這些訊息未經消化吸收,那只能是一堆廢物。有時不懂得運用訊息,還可能“吃撐了脹?”或者“吃壞了拉肚子”。

梁生是一家電子廠的廠長,該廠原來生產燈盤、節能燈等相關產?,因為滯銷,廠子處于停頓狀態。梁生急火攻心住進了醫院。住在他鄰床的病患??是一位電子工程師,為人?和,學問也很深,梁生經常向他?教一些問題,尤  是像自己手下的這種電子廠,究竟如何才能在市場夾縫中生存下去。

工程師說?業的成功在于?占先機,如果能進入市場競爭相對不那么激烈的領域,?業的日子自然就好過了。工程師還向梁生提供了這樣的訊息,說錄影機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飽和甚至滯銷,即將取代錄影機的將是一代視聽產?DVD,由于成本比較昂貴,碟?也不易買到,所以還不能一下子普及到家庭。相反,一種過渡產 ?DVD被廣東萬燕率先推出,打了個?亮的時間差,利潤十分可觀。

這條訊息令梁生茅塞頓開,眼?一?敞亮,似乎已經看到了工廠光明的?景。梁生的病?跡般地好了,他一出院,便開始著手準備生產DVD。半年后,產?生產出來了,並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

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商家開始大批量的退貨,原因是工廠缺乏此類電?的生產經驗,工人的整體素質都不高,技術人員相對匱乏,所以生產出來的DVD質量不過關。等到廠子提升了產?質量,這時市場的DVD供過于?,梁生這種毫無競爭力的小廠,成了風雨中?搖的一葉小舟,很快就關門大吉了。

不論是什么訊息,也不管它有多大的價值,如果不能消化吸收,加以有效運用,那永遠只能算一堆廢物,對于你的成功將毫無幫助。還有,你所搜集的訊息不見得都是有用的正確的,如果不保持?醒,不懂得如何分辨和取舍,那很難保証你不會受到模糊訊息的干擾,或者一不小心就走向了錯誤的道路。

所以,要使訊息發揮效力,就得充分地整合訊息,正確地分析模糊訊息,然后加以有效運用,訂立計畫,?實行動。這樣,才不會像梁生那樣,“吃壞了肚子”的?況。

有一個有效運用訊息的典型例子。曾經有一個商人,在與朋友的閑聊中,朋友說了一句話︰今年滴水未降,但據?象部門預測,明年將是一個多雨的年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商人從朋友的話裡,發現這是一條很有價值的訊息,是一個不可失的商業機會。什么與下雨關系最密?呢?當然是雨傘。

商人立即著手調查當年的雨傘銷售?況,結果是大量積壓。于是,他同雨傘生產廠家談判,以明顯?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買來大量的雨傘囤積。

轉眼就是第二年,天?果然像?象部門預測的那樣,雨果然真下個沒完。商人囤積的雨傘一下子就以明顯?高的價格出手了,僅此一次,商人就大賺了一筆。

在現代社會裡,訊息變得越來越重要,對于人們的生活和事業的成功更?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面對紛雜的各類訊息,你一定要判斷準確,正確分析,對訊息加以消化,並加以善用,果斷決策,這樣才能成為架馭訊息的高手。

25 多自我批評,少自我表揚

現實生活中,某些人似乎有這樣的毛病,總是喜歡批評別人,而不喜歡被人批評,更不喜歡自我批評。  實,自我批評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好處,既能取得別人的監督和幫助,能夠得到別人的諒解,最終贏得別人的  同和信?。

有一個部門經理,因工作上的失誤,使整個部門受累。在一次會議上,他主動自我批評,指出自己的缺點和?妥之處,並希望得到同事們的支持等。

原先那些對他有成見的下屬聽了他的自我批評后,覺得他誠實可信,在他手下工作值得,並?竭盡全力幫他。

公開進行自我批評,人皆仰之,不是失面子的事,而是掙面子的事。

有些人不是?虛地自我批評,而是處處自我表揚,不是說自己某事沒做好,沒做完善,而是逢人就說自己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如何能干等。喜歡自我吹噓,自我表揚的人,自然無法贏得別人的信?,相反,還會令人討厭。

日常工作中,不難發現這種愛自我表揚的同事,他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能力,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並想借自我表揚來獲得他人的敬佩和  可,結果卻往往適得  反,失去了同事的信賴。

有一位在工廠從事統計工作的女性,調到某機關的第一天,就與陌生的同事大談自己的過去,說自己如何如何行,並無意間冒出一句“像我這類人在工廠都屬上上人。”結果,同事大為反感︰你是上上人,還調到我們這裡干什么?

自我表揚,非但不能獲得別人對自己的好感,而?是不正確看待自己、自高自大的一種表現。這種人常常不作自我批評,將別人的優點視而不見,而只是高高地昂?頭,好像誰也不如自己。這樣的做法是為大多數人所不屑和討厭的。

自我表揚的結果就是,只向別人証明了你,  實沒有什么可炫耀的。同時給人一種感覺︰“這個人所說的話一點也不可信,別聽他瞎吹。”這種人往往費盡力?白忙活了半天,只得到別人討厭的結局。

有一個小伙子,頭腦靈活,思路敏捷,看?來確實有點兒聰明。一次,他去一家大賓館應?。

主持面試的客戶部經理,在同小伙子談完一般?況后,便問道︰“我們經常接待外賓,是需要外語的,你學過哪門外語,水?如何?”

“我學過英語,在學校總是名列?茅,有時我提出的問題,英語教師都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他自我表揚地說。

經理笑了一下又問︰“做一個合格的招待員,還要有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你……”經理的話還沒說完,他便?著說︰

“我想是不成問題的,我在校各門學習成績都不錯,我的接受能力和回應能力都很快,做招待員工作絕不會比別人差。”

“那么說,就你的的學識來說,當一名招待員是綽綽有余了?”

“我想,是這樣。”

“好吧,就談到這裡,你回去聽消息吧。”

他沾沾自喜地回去等消息,可等到的消息卻是不錄用。

小伙子本來想自我表揚一番,以便獲得經理的信賴,沒想到結果是抬高自己,反而沒給人留下好印象,失去了別人的信?。

常言道︰“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丟的。”一個人若真正有某種本領或才智,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公正的贊許的,這贊美的話若是出于別人之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你何必“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呢?﹗

凡是有修養的人,都不隨便夸耀和自我表現自己。他們很明白,個人的事業行為,旁人看來是??楚楚的,好壞別人自有公道,不必自吹自擂,與  過分夸耀自己,不如表現?遜。如果有成績自己不必吹擂,別人也會稱揚;如果自己說過了頭,別人自然就不相信你,從而?不?你了。

26 不要為自己的錯誤做?何辯解

“常言道,智者?慮,必有一失。”一個人再聰明,再能干,也總有失敗犯錯誤的時候。人犯了錯誤往往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拒不  錯,找藉口辯解推脫;另一種是坦誠承  錯誤,勇于改正,並找到解決的途徑。
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可能,關鍵在于你  錯的態度。只要你坦率承擔責?,並盡力去想辦法補救,你仍然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犯錯后,不找藉口為自己開脫
犯了錯誤,不肯承  自己的錯誤,反而找藉口為自己開脫、辯解,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弱點在作怪。
一個人做錯了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  錯,而不是去為自己辯護和開脫。日本最著名的首相伊芳藤博文的人生座右銘就是“永不向人講‘因為’”。這是一種做人的美德,也是一個為人處世、辦事做事的最高深的學問。
有些人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就會找出一大堆藉口來為自己辯解,並?說?來振振有詞,頭頭是道。比如“交貨遲延,這完全是?管部門的不好。”“質量不佳,這都要怪質檢部門的疏忽,與我沒有關系。”“我的工作都是按公司的要?去做的,錯不在我﹗”等等。
你  為找藉口為自己辯護,就能把自己的錯誤掩蓋,把責?推個干干淨淨,但事實並非如此。也可能頭家會原諒你一次,但他心中一定會感到不快,對你產生“怕負責?”的印象。你為自己辯護、開脫不但不能改善現狀,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還會讓?況更加惡化。
有一個畢業于名牌大學的工程師,有學識,有經驗,但犯錯后總是自我辯解。工程師應?到一家工廠時,廠長對他很信賴,事事讓他放手去干。結果,卻發生了多次失敗,而每次失敗都是工程師的錯,可工程師都有一條或數條理由為自己辯解,說得頭頭是道。因為廠長並不懂技術,常被工程師駁得無言以對,理?辭?。廠長看到工程師不肯承  自己的錯誤,反而推脫責?,心裡很的惱火,只好讓工程師卷鋪蓋走人。
能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弱點,再拿出足夠的勇?去承  它,面對它,不僅能彌補錯誤所帶來的不良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謹慎行事,而?別人也會很痛快地原諒你的錯誤。

補救才是最好的辦法
有些人讓為錯誤有失自尊,面子上過不去害怕承擔責?,害怕懲罰。與這些想像??相反,勇于承  錯誤,你給人的印象不但不會受到損失,反而會使人尊敬你、信?你,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高碩?來的。
?治是一家商貿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在他?職?間,曾犯了一個錯誤,他沒經過仔細調查研究,就批複了一個職員為紐約某公司生產5萬部高檔相機的報告。等產?生產出來準備報關時,公司才知道那個職員早已被“獵頭”公司挖走了,那批貨如果一到紐約,就會無影無蹤,貨款自然也會打水?。
?治一時想不出補救對策,一個人在辦公室裡焦慮不安。這時頭家走了進來,他的臉色非常難看,就想質問?治怎么回事。還沒等頭家開口,?治就立刻坦誠地向他講述了一?,並主動  錯︰“這是我的失誤,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挽回損失。”
頭家被?治的坦誠和敢于承擔責?的勇?打動了,答應了他的??,並撥出一筆款讓他到紐約去考察一番。經過努力,?治聯系好了另一家客戶。一個月后,這批照相機以比那個職員在報告上寫的還高的價格轉讓了出去。?治的努力得到頭家的嘉獎。
一個人犯了錯誤並不可怕,怕的是不承  錯誤,不彌補錯誤。
松下幸之助說︰“偶爾犯了錯誤無可濃非,但從處理錯誤的態度上,我們可以看?楚一個人。”頭家欣賞的是那些能夠正確  識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錯誤以補救的職員。
成功來自于在錯誤中不斷學習,因為只要你從錯誤中學得經驗吸取教訓,就不會重蹈覆轍。只要你堅持並?有耐心,  識錯誤,改正錯誤,彌補錯誤,就能吸取經驗,取得成功。

Powered by ScribeFire.

受用一生的75個簡單道理

July 10, 2007

  有些時候,我們抱怨得到的太少,抱怨缺少機遇,迫切地想透過改變生存環境來改變一切,
但所做的努力,大都是徒勞無功的。其實,迫切應該改變的,或許不是環境,而是自己。因為,
只有改變自己,我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個人的發展方向,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
一個人總會有自己興趣,興趣就是最佳的發展方向,也是最好的老師。對什麼事感興趣,
就去做什麼,這是很多成功者的不二法門。

  人生中充滿著變數,逆境往往會不請自來。在逆境找上門來時,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
不應該屈服和順從它,應該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更應該要改它─把它變成順境。因此,
在我們身處順境時,要學會惜福與感恩;身處逆境時,要學會堅忍和等待,要相信逆境只是暫時的
,告訴自己:這是會過去的,一切都將會過去。

作者簡介

沈東云

  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喜愛音樂寫作及閱讀。從事文化事業多年,曾任編輯、企劃等工作。
近期則專職於寫作,著有「浮躁」、
「一次讀完二十八本管理學經典」、「儲存人生的79枚金幣」、「做人做事好心態」…
…等書,其著作廣為大眾讀者喜愛,其中又以『儲存人生的79枚金幣』此書,
在金石堂書店暢銷排行榜上,已連續六週上榜。而『受用一生的75個簡單道理』
為其姊妹作,相信後續能更讓讀者群期待。

PART 1
 做你喜歡做的事才是你人生的成功點
 1.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命運
 2.對什麼感興趣,就應該去做什麼
 3.只要行動起來,再複雜的問題也會變得簡單
 4.做你喜歡做的事,才是你人生的成功點
 5.再努力一點點,往往就會收穫成功
 6.平時只要留心,往往在一念之間就會捕獲成功
 7.有時一個奇思妙想,往往就會導致成功
 8.敢於創造條件的人,才可以創造成功
 9.用行動展現自己的才華,是最好的介紹信
 10.成功對一個人來說,沒有時間的限制
 11.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
 12.一旦走出校門,一切都要打亂重排

PART2
 要想得到別人的賞識,就要先做一顆珍珠
 13.只要比對手更專注,你就會超越對手
 14.想要留下閃亮的足跡,就要走無人涉足的地方
 15.不要忽視偶然現象,偶然中往往孕育著成功
 16.要想敲開成功之門,最重要的是耐心和毅力
 17.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18.要有看得見的目標,才能成功到達
 19.只要勇敢去做,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20.要想得到別人的賞識,就要先做一顆珍珠
 21.在失敗面前退縮,才是真正的失敗
 22.不要追趕月亮,要讓月亮追趕你
 23.自強不息才能成大業,貪圖安逸則平庸無為
 24.只有經得起磨難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為強者

PART3
 成功其實很簡單,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難
 25.學歷只能代表過去,重要的是要不斷學習
 26.只等條件成熟才去行動,也許得永遠等下去
 27.擁有真實的高度,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28.無私善良的崇高美德,是成功的重要基石
 29.成功其實很簡單,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難
 30.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就一定會做得到
 31.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就會改變人的一生
 32.要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先製造問題
 33.放棄了努力,就等於放棄了成功
 34.由低到高,是表現自我的一種高超藝術
 35.把握住問題的關鍵,問題就會輕易地被解決
 36.能夠充分肯定自我,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
 37.只要一滴智慧,往往就可以成就一生

PART4
 換個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我們就會擁抱成功
 38.如果倒下去了,就要立即再站起來
 39.換個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我們就會擁抱成功
 40.拿出自己的勇氣來,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41.在競爭中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強大起來
 42.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就是立刻行動
 43.從易到難往往很難,從難到易往往很簡單
 44.你要求的次數越多,你就越容易得到
 45.只要時刻準備著,機會總會光臨
 46.無論發生了任何事,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47.憑著堅強的意志,可以贏得成功的垂憐
 48.在心中建立「心像」,是取得成功的一個秘訣
 49.當弱點受到挑戰時,用強項去迎接挑戰

PART5
 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50.換個角度看問題,壞事也會變成好事
 51.當逆境找上門來時,要改變逆境
 52.信仰會使人擁有力量,信仰也會使人失去力量
 53.相信這也會過去,一切都將會過去
 54.與其理直氣壯,不如理直氣和
 55.換個說法,往往就能曲徑通幽
 56.把事情弄清楚,才不會產生誤會
 57.只要抓住機會,就會改變自己
 58.每個人生下來時,就已是一名冠軍
 59.跳出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能走出死胡同
 60.從有利於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充滿希望
 61.當名利來臨時,應該低調做人
 62.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PRAT6
 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63.如果心態失去平衡,行為也會失去平衡
 64.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失去它人生就會倒塌
 65.有時過於自信,容易導致疏忽大意
 66.沒有壓力,就不會有謹慎的態度
 67.經驗固然重要,但有時也會囚禁了自己
 68.一個人只喜歡聽奉承話,遲早會自食其惡果
 69.如果擁有堅強的精神,連天地都會為之感動
 70.阻礙我們去做的,往往是思想中的頑石
 71.面臨困境時,要看到其存在的正面價值
 72.相信自己的意志,不要把意志寄託於他人
 73.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74.做事要用上所有的力量,包括別人的力量
 75.要感謝對手和敵人,正是他們使你變得傑出

Powered by ScribeFire.

空中碰碰車

July 9, 2007
Noted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goodchessclub/article?mid=1563&prev=-1&next=1556

如果飛機失事的話, 我們全都死. 但是悲痛和恐懼也不能拯救他們.

作者可能曾跟周星馳在回魂夜中一起練膽大, ha.

[I] was flying out on a red-eye [from Portland, Oregon] to Cincinnati, Ohio.
During many years of travel, I’ve often flown in very bad weather, but
it quickly became evident that this was going to be an unusually rough
trip. About half an hour after takeoff, just as dinner was being
served, the pilot announced that rough weather was ahead and that we
should keep our seatbelts on. […] Then, suddenly, we hit a magnitude
of turbulence like nothing I had ever experienced before; it was
awesome in its violence. It seemed as though the plane suddenly dropped
hundreds of feet like a stone, nearly flipped over on its back, and
then righted itself. I had been in pretty wild turbulence in my life,
but nothing that remotely compared to this. I could hear the plane give
out metallic groans, and I wondered how long it could withstand this
kind of force.

By
now, everyone on the plane was screaming – even the flight attendants.
The plane was flipping. dropping, rolling, and rising like some new and
vicious amusement-park ride. Boxes and suitcases were failing out of
the overhead bins. Drinks and food were spilling everywhere. It was
chaos. People were throwing up into paper bags and all over themselves.
The smell of vomit soon permeated the cabin. The pilot came on again,
and fear could be heard in his voice. He said that this new weather
pattern had taken ground control completely by surprise, and all he
could do was fly us through it.

The buffeting was simply
brutal. We had been in the turbulence not more than five minutes, but
it seemed like hours. The woman next to me was wailing and leaning
toward me as though I might afford some protection; the people behind
me were sobbing; the panic was almost tangible. Someone was chanting
the Lord’s Prayer. I was petrified.

I sat back, closed my eyes,
and tried to think things through. I knew I was terrified and my body
was in a state close to panic. […] I told myself I had to change it
right then. I rested my head against the back of my seat, closed my
eyes, and intentionally moved the muscles of my face in the direction
of a smile. I knew that to turn the fear cells off in the amygdala,
I would have to use a powerful image. I tried success images, power
images, sexual images; suddenly, out of nowhere, came an image that I
had not thought of since I was a young boy.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a
sub-urb of Denver called Wheatridge.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my
buddies and I would ride our bikes to a nearby amusement park called
Elitches. My absolutely favorite ride was the bumper cars. We would get
behind the wheel of a car and go nuts bumping anybody and everybody who
got in our way. I suddenly saw myself laughing and having the life of
my life as I sideswiped and collided with other cars. I could even hear
the carousel music. The screaming on the plane became the screaming of
people having fun. Within seconds, my entire physiology changed. The
fear cells turned off. The amygdala was completely fooled into
believing that I was actually riding the bumper cars at Elitches – not
being transported on a plane that was struggling to remain airborne.

I
was told later that the plane was caught in the wild eye of that
turbulence for over 40 minutes. I had no sense that so much time had
passed; I knew that the plane was in a great fight and might not make
it; I knew there was a real chance of being hurt; I even was aware that
we were about to land and that the airstrip was engulfed in high winds
all the way to touchdown. But I remained deep inside my images. I was
having a wonderful time in the Denver summer of my youth. After
touchdown, I opened my eyes and almost wanted to say, “Was that a great
flight or what!” I’m sure the people around me must have thought I had
gone completely mad when they looked over and saw the big smile on my
face during the flight.

[…] I knew that if I asked any of
those people why they felt the way they did, they would look at me as
though I was crazy. “It’s the turbulence, stupid,” they would answer,
as though it were the most obvious thing in the world. But the
turbulence did not cause their distress. I was in the turbulence too,
and it didn’t defeat me. What happened to them was independent of the
turbulence; it was a physiological state they allowed themselves to be
trapped in. They didn’t have to be trapped that way. I was saved
enormous grief and anguish. If the plane had crashed, we would have all died. Their grief and anguish would neither have saved them nor killed them.
They had allowed a negative state to invade inside themselves. I
refused to go through all that needless misery; it wasn’t necessary and
it wouldn’t have protected me from anything.

— James E. Loehr, Stress for Success (1997, pp. 114-116). Times Books.

心理大師馴鴿記

July 9, 2007
Noted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goodchessclub/article?mid=1552&prev=1556&next=1550

美國心理學家 B. F. Skinner 是對訓練動物很有一手,曾異想天開地想把鴿子用在軍事用途上。網球教練 Tim Gallwey 在以下段落裡,記載了 Skinner 的一次即場馴鴿示範,並且有所感悟:

Our
common tendency to be fooled into chasing rewards which ultimately
don’t satisfy us reminds me of an experiment conducted by B. F. Skinner, the Harvard behaviorist,
on pigeons. I observed this experiment in a course I took in 1957
called Natural Science 114: The Science of Human Behavior. One day
Skinner brought out his “Skinner box
with a pigeon inside, and asked the class what we wanted it to do.
“Have him jump on his left foot in counterclockwise circles,”
challenged one of the more arrogant sophomores mockingly.

Within
ten minutes, the pigeon was doing exactly that— hopping crazily in
counterclockwise circles on his left foot. I was awed and a little
frightened. The procedure was so simple. Skinner’s cage was equipped
with a light, bell and food trough, each of them triggered by a control
box which he held in his hand. Skinner simply watched the random
behavior of the pigeon until it showed the first element of the desired
behavior—say, a weighting of the left foot. At exactly the right
moment, he pushed his button, and on went the light, the bell rang, and
the food trough opened. The pigeon ate and then continued its random
movement until again it leaned on its left foot and again was rewarded
with food. Within a few minutes the bird was spending a lot of time on
its left foot, but the process had taken quite a while and at this rate
it looked as if it would take Skinner hours to train the pigeon to
achieve the more complicated requirement of jumping in counterclockwise
circles. But now he instituted a trick: with every desired
element of behavior the pigeon made, he would push another button which
turned on the light and rang the bell, but didn’t open the food trough!

Thereafter the training proceeded rapidly, since it was no longer
interrupted by the pigeon’s eating time. The light and bell themselves,
by being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ood, had become sufficient reward
to get the bird to do what Skinner wanted, and within five more minutes
it was hopping on its left foot in counterclockwise circles.

At
that time I had only a faint glimmer of the parallel between the
pigeon’s fate and my ow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the bird
was getting what it really wanted: food. From its point of view, it
could be said to be training Skinner to give him food simply by
standing on its left foot. Both were getting what they wanted by
cooperating. But soon it became clear who was playing whose game. With
only a symbolic reward and no real satisfaction, the pigeon was dancing
to Skinner’s tune, showing itself for what it was: simply a pigeon,
conned into working for a false reward.

To be sure, after some
time the light and the bell would have lost their power unless
reassociated with the real reward, the food. But it seems to be a
unique attribute of human beings that they will chase symbolic rewards
to the point of death without recognizing that they are missing the
real thing. So the smart pigeon discriminates in every situation what
winning really means for him, and continually reappraises its goals so
that it doesn’t exhaust itself chasing appearances.

人總會追求形象上的獎賞, 就好像鴿子被燈和聲控制一樣, 忘記了真正的獎賞. 聰明的鴿子能不能在不同的情況下重新估計而不至於拼死追求表象呢?

— Timothy Gallwey, Inner Tennis (1976, pp. 154-155). Random House.

Microsoft redesign iPod

June 29, 2007

麥可傑克森鳥

June 29, 2007

印度麥可傑克森

June 29, 2007